到了該吃晚飯的鍾點,媽媽叫軒軒趕緊洗手吃飯。

叫了半天也沒有動靜,媽媽便到軒軒的房間去看看怎麼回事。進入一看軒軒正趴在地上,手中拿著掃帚在床底下掃來掃去。

“軒軒,你幹什麼呢?”媽媽十分詫異。

“我的連環畫掉在床底下了,我想弄出來!”軒軒邊說邊繼續弄。

“哎呀,等吃晚飯,我和爸爸幫你弄行嗎?”媽媽說。

軒軒一聽突然急了,“噌”的一下站了起來,“幹嘛非得吃完飯才弄,怎麼不現在弄……”越說火越大……

媽媽見軒軒急成那樣,趕緊叫軒軒爸爸過來,把床往外抬了抬,把連環畫拿了出來。

“啊!你看都髒成這樣了……書皮還劃破了……這可怎麼辦呀……”軒軒邊跺腳邊嚷嚷著,晚飯到底是沒吃成。

專家分析

易焦躁的孩子缺乏自我調控能力

每個人在危機時刻表現出一定的煩躁,甚至恐慌情緒是很正常的反應,但現實中不少的焦躁情緒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一件很微不足道的小事兒都會令他們焦躁不安,這種狀態就不在正常的情緒範圍之內了。

穩定的情緒是理智思考的前提,我們常說“衝昏了頭腦”,實際上就是說不良的情緒對人的思考方式、意識成熟度等都會產生影響,進而引起行為的偏離。這樣一來,情緒易焦躁的孩子就會在各方麵表現出不協調,無法靈活應對各種異常情況,而家長往往出於擔心會傾向於遷就孩子,並小心翼翼地維係孩子的情緒平衡支點,長久下去,必然不利於孩子的自立發展。

為什麼孩子總會為皮毛點兒的小事兒“大動肝火”呢?

體能素質差

什麼是體能?簡單來講,體能是人類從事活動所需要的身體能力。良好的體能素質對孩子的大腦、神經、骨骼、情緒,以及人格發展,都有顯著的影響。有調查現實,體能素質差的孩子,表在情緒方麵就會出現易焦躁、注意力不之中等種種狀態,因此孩子有可能是受生理因素的牽製而時常焦躁。

因此家長應注意在“大資本”發展孩子智力的同時,別忘了給孩子的體能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

不健康的思維習慣

良好的思維習慣對一個人的心智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拿事例中的軒軒來說,如果她在麵對心愛的連環畫掉到了床底下的情況時,如果第一個在她腦海出現的是“我如何把我的連環畫拿出來”這個問題的話,她自然就會求助於父母。而她十分焦躁地自己拿著掃帚想把連環畫掃出來,很明顯是基於“我要把我的連環畫弄出來”這樣的心理。而當爸爸媽媽幫助她連環畫拿出來的時候,如果她能這樣想“我終於又得到我的連環畫了”,那麼愉快的情緒自然會壓倒書皮劃破所帶來的不快。

因此,思維習慣往往決定情緒的走向。所謂不健康的思維習慣,也即什麼能自己情緒不好就去想什麼,完全背離“自我調整”的方向。想想看,一個“願意”焦躁的孩子,家長即使再遷就又能怎樣呢?

壓力之下的“副產品”

情緒問題常常跟以下因素密切相關:學習的緊張、對社交場合和周圍環境的不適、對更大自由權的渴望、討人喜愛的強烈願望和對在同齡群體中樹立地位的期盼等。當孩子的心理訴求和外界環境產生矛盾時,就會感到焦慮。

而我們不難發現,矛盾雖是一個根本的因素,但卻不是最直接的。當這些矛盾轉化成壓力作用於孩子的時候,焦慮情緒才會一觸即發。而現如今,孩子在各方麵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麵對的挑戰越來越高,這都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不良情緒和行為,又因為在自我釋放和調節的過程中,找不到合適的途徑和方式,難免會訴諸於焦躁情緒。於是“副產品”就“出爐”了。

家長在應對孩子的情緒問題時,首先要理解孩子並不是下意識地去找家長的麻煩,而是沒有自我調控的能力,同時又沒有更好的疏導情緒的途徑。因此家長應給予孩子愛護和理解,否則焦躁的家長麵對焦躁的孩子,那狀況就可想而知了。

教子處方

讓孩子學會選擇外界的信息

矯正孩子的焦躁情緒需要家長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

首先,家長不能總等到孩子情緒出現問題的時候再向孩子講道理,因此出於偏激情緒中的神經中樞對外界信息已經無法順暢接收。因此,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就告訴孩子,情緒和解決問題之間的關係,以及某些在孩子眼中很“重大”的事情其實並不像他們想象得那麼嚴重。同時,幫助孩子學會用其他的途徑疏導鬱結的情緒等等。

當孩子處於“情緒作用”期的時候,不要過分遷就孩子,否則孩子會“得寸進尺”。家長可以這樣說:“你先生氣吧,等你不焦躁了,我們再來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回應,便會慢慢地平複下來。

當問題解決以後,家讓應提醒孩子學會反思,讓孩子回憶自己從事情發生到最後解決,他的情緒充當了什麼角色。在不斷地反思之中孩子會慢慢發現原來焦躁不僅對於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而且帶來了很多麻煩。慢慢地,意識就會從微弱過渡到成熟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