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論”強調完美的人性,其內涵是讓人關愛、合作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童年感情的正常發展如遇到障礙,長大後就很難向著自我實現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健康的人格意味著既能接受愛,也能給予愛。
因此,要讓孩子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不被不良的習慣性格所羈絆,家長應重視對孩子進行愛的能力的培養,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那麼,具體來說家長應怎麼做呢?
1.在孩子麵前適當地示弱
處於以自我為中心時期的孩子還沒有學會去理解別人的感受。比如說媽媽生病了,孩子尚不知道處於病痛中的媽媽是何感受。如果此時讓孩子為病中的父母做些簡單的事,對孩子來說是有益的。當孩子用積極的行為表達自己對他人的關愛,並獲得接納和讚美時,愛就開始在他心裏生根發芽了。
如何提出讓孩子為自己做些簡單的事呢?比如當孩子要求生病的媽媽陪自己玩遊戲的時候,病中的媽媽可以對孩子說:“媽媽也很想陪你一起玩,但你看媽媽生病了,覺得很難受,真希望你能給媽媽倒杯水。”再比如媽媽累了一天回到家裏,可以撅著嘴向孩子“撒嬌”:“寶貝,媽媽好累呀,都沒人給媽媽捶捶背。”這樣的話語,很容易激起孩子的責任心,使他像個小大人。
歸結起來就是,家長應學會在孩子麵前適當地示弱,讓孩子在為家長“服務”的過程中鍛煉自己愛的能力。
2.欣然接受孩子的好意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上演:吃飯的時候,媽媽給做了可口的紅燒魚。媽媽把大塊的肉都給了孩子,自己吃魚頭。孩子覺得魚肉好吃,便夾給媽媽吃。媽媽常常會說:“真乖,你自己吃吧。媽媽愛吃魚頭,就像你愛吃魚肉一樣。”孩子尚無法理解媽媽的苦心,便會真的認為媽媽喜歡吃魚頭。
實際上,當孩子主動提出讓父母分享他喜歡的東西,或者要送給父母東西時,其實是他生活中創造愛的舉動。孩子是想通過主動的“給予”來體驗自我的生命力,父母不應隻在口頭上誇獎孩子而在行為上拒絕,孩子會認為父母真的不需要,以後也就不會再有分享的想法了。
其實媽媽可以這樣對孩子說:“這是給媽媽的?太好了,媽媽也覺得魚肉很好吃。以後有什麼好吃的東西,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好嗎?”父母欣然接受並欣賞孩子送上的東西,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充滿力量和自信。
此外,孩子步入校園以後,同樣需要在教育環境中鍛煉愛的能力。讓孩子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核心便是立德。家長要讓孩子懂得,隻有尊重和關愛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關愛。
相信,隻要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愛的潛能發揮出來,培養一個性格健全的孩子便不是多難的事了。
43.拒絕感恩:覺得對媽媽不用說謝謝
家長傾訴
由於太慌張,小敏在上樓的時候一不小心摔倒了。頓時,鮮血流了出來。小敏疼得直哭。媽媽看見出血了,抱著小敏就往醫院趕。
回來之後,媽媽把小敏抱到床上,來回兩趟,還得爬樓梯,累得氣喘籲籲。
“小敏想吃什麼?”媽媽顧不得自己的累,一想到女兒受傷了就一心想著讓孩子好好補一補。
“媽媽,我想吃上次你給我買的草莓蛋糕。”臉上還帶著淚痕的小敏說道。
“那小敏在家裏好好躺著,不用害怕,爸爸馬上就回來了。媽媽去給你買蛋糕,好嗎?”媽媽撫摸著小敏的頭發柔和地說。
小敏點了點頭。
媽媽很快下樓打算到上次的蛋糕店去給小敏買蛋糕。由於媽媽隻記得大致的區域,忘記具體的位置了,就隻好在大致的範圍內一條街一條街地找。最後終於買到了小敏想吃的蛋糕。
回家之後,守在小敏身邊的爸爸看到媽媽累得滿頭大汗,連忙接過蛋糕遞給小敏。
“快跟媽媽說聲謝謝吧,媽媽多疼你呀。”爸爸說。
“對媽媽才不用說謝謝呢。”說完小敏就開始享受美味了。
專家分析
感恩是美好心靈的守護神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每個人都應該有感恩之心。但有不少家長都反應孩子從來沒有對家長的心血表達過感激,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禮貌問題,而是一種情感的缺失。那具體又如何來定義感恩呢?“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這是詞典的解釋。
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心理能力,它不僅讓孩子懂得回報,也讓孩子在感激他人的時候獲得了自我幸福感的提升,並維護了寧靜的心靈。感恩的品質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美好心靈的守護神。懂得感恩的人會愛護花草樹木,因為它們裝點了人間;懂得感恩的人會努力付出,因為自己接收了別人的付出;懂得感恩的人會坦然地麵對挫折,因為他將它看成是生活的恩賜……感恩之心能帶來這麼多的東西,難道還不值得我們去擁有嗎?
因此,自立之船在啟航之際需要感恩和其他美德一起為其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