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培養孩子各科目的興趣(3)(3 / 3)

第二、為孩子創設成功的情境。所謂“成功的情境”,也就是使孩子成功地學習,使他們的好奇心與學習願望獲得滿足,從而體驗到認識活動快樂的情境,也就是使問題情境中的問題獲得解決的情境。

沒有問題的情境,難以激發孩子的認知需要,沒有需要就不會去追求滿足,則無所謂成功的情境。沒有成功的情境,問題情境激發出的認知需要之火會自然熄滅。問題的情境與成功的情境互為條件。孩子的地理學習興趣在兩種情境的反複呈現中形成和發展。

3.培養孩子對生物的興趣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要想掌握它,就必須讓孩子親自觀察、實驗。

生物中的觀察首先要明確觀察目的。不管是觀察標本、實物還是觀察實驗,都要先經過預習,了解觀察的目的性,才能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所需觀察的對象上,才能進行細致的觀察,才能對觀察的對象有清晰的感知。

其次,要按合理的程序觀察。觀察的步驟和方法一般要由對象的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觀察應先指向對象的整體,對整體有一個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認識後,再分出對象的各個部分,先看上麵、前麵,後看下麵、後麵,由外到內,由表及裏,養成按順序觀察的習慣。觀察時要細致,以了解其特點、作用、各種細節以及各部分之間的聯係,從而對整體獲得確切的全麵的深刻的認識。

第三,觀察時要用多種感官和分析器。不僅要用眼看,也要根據對象的實際情況運用聽覺、觸覺等器官細致感知。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將生動的直觀與抽象思維相結合,形成正確的概念、判斷和推理,認識事物的本質。

此外,還要讓孩子及時做好觀察記錄。記錄觀察結果既可以鞏固成果,又能促進孩子細致觀察和思考。

培養孩子對文學的興趣

父母箴言

可以說,孩子對文學的興趣是天生的、本能的,對於孩子這方麵的興趣,父母一定要著力培養。這裏所說的“培養”,是增加孩子對文學書的興趣,也就是說要支持、鼓勵和引導孩子這方麵的興趣。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說:“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入便發動了儲存在內的力量,足以使工作變得有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文學的濃厚興趣是使孩子積極地接受文學熏陶的關鍵。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卻在扼殺、壓製孩子的文學興趣。

首先,父母為孩子選擇不合適的書。比如太過艱深苦澀的書,離孩子生活太遙遠的書,過於“成人化”的書,還有恐懼、悲傷、陰鬱等消極情緒的書,枯燥乏味、教條化的書……,孩子在閱讀這類書籍時,心理上是不但難以獲得審美愉悅感的,反而會產生厭倦、反感、煩躁等情緒。

其次,是父母對孩子的閱讀進行過多的幹擾。當孩子獨立意識逐漸增強時,他們會希望自主、自由地讀書,如果父母總是用“你怎樣還沒讀完那本書”之類的話幹預他們,就會激發同孩子的逆反心理,進而讓孩子對書本感到厭惡。

第三,父母用分析語文的辦法指導孩子讀書。讀文學書籍,貴在產生情感共鳴,獲得美學享受。然而,有些父母卻按著應試教育的思路,把文學作品一篇篇“肢解”成字、詞、句、段、中心思想,這種做法違背了文學欣賞的基本規律,無疑於焚琴煮鶴,大大倒了孩子的胃口。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對文學感興趣呢?要知道,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當然的權威。父母的價值評論方式,也會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孩子。所以,要培養孩子對文學書籍的熱愛,父母就應該反複地表示出自己對讀書的讚賞,對文學的讚賞,對熱愛書籍的人的讚賞。讓孩子從小樹立“讀書是有用的”和“讀書是有趣的”這種觀念。

假如孩子的閱讀基本功很強,隻是討厭書本,那麼問題可能出在家庭內部。可能是家裏給了他這樣那樣的壓力,逼得他暫且造反。在這種時候,父母千萬不能對孩子施以高壓,而是應該為他創造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逐漸培養他的讀書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