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好欣賞的曲目
首先,你得考慮一下該選哪些音樂給孩子聽。從孩子的年齡特點來看,可以選擇一些短小的、音樂形象較鮮明的音樂,如各類兒童舞曲(新疆舞曲、朝鮮族舞曲、西藏舞曲、瑤族舞曲、秧歌舞曲等)、搖籃曲以及小步舞曲、波爾卡舞曲等。還可以選擇一些兒童歌曲。歌曲因為有歌詞,容易被孩子理解,所以小年齡的孩子欣賞的音樂作品中,歌曲的比重可大些。
2.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
在指導孩子傾聽周圍聲音的同時,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對於孩子來說,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欣賞音樂,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當你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時,態度要認真,不要隨便大聲講話,培養孩子安靜聽音樂的習慣,不過,必須讓孩子在自願、自然的氣氛中接受音樂。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談談自己對音樂的感受、聯想。有一個將近4歲的孩子在聽了一首進行曲後,當父親問她聽了這個音樂想做什麼時,她很快回答說:“我想甩膀子。”意思是想隨音樂做有精神的走步動作。一個5歲多的孩子在聽了快速的波爾卡舞曲後說:“像好多好多人圍著跳舞。”
3.請動作幫忙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動作是孩子認識活動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因素。在孩子欣賞音樂這門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的聽覺藝術時,請動作幫忙,能較快地使他們認識音樂、感知音樂,提高音樂的欣賞能力。一段聲音很低沉笨重、速度又較緩慢的音樂,不一定能吸引孩子,但讓他們同時隨著音樂模仿大狗熊走路的動作時,他們就來勁了,並且很快就記住這段音樂。再有,你讓他們呆板地坐著聽一段描寫小鳥的音樂,他不一定能理解,但假如同時讓他們學做小鳥飛翔樣式,或許就一下子明白了。有人做過實驗,讓一個由於經常接受用動作配合音樂欣賞訓練的三歲孩子聽搖籃曲,結果孩子居然能很自然地邊斷斷續續跟著哼音樂,邊做出好幾種哄孩子睡覺的動作,證明能聽懂曲子,具有一定的欣賞力。
4.運用比較法
將兩首音樂形象有些差別的樂曲放在一起,讓他們比較相同處與不同處,久而久之,可培養他們“辨察細微”的能力,從而使孩子不僅能粗線條地欣賞音樂,還能欣賞到音樂中細膩的、不易感知的部分。運用比較法是有些難度的,父母應給予孩子必要的解釋才行,可以先比較差別大的樂曲。這樣,孩子的音樂欣賞能力很快會得到提高。
5.引導孩子有目的地傾聽音樂
在孩子欣賞音樂之前,家長可進行引導性談話,向孩子介紹作品的名稱、內容,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中去,讓孩子知道聽什麼。同時,向孩子提出欣賞的要求。如欣賞《搖嗬搖》這首歌曲時,利用玩具(購買玩具)搖籃和搖籃裏睡著的布娃娃,伴隨音樂搖動,向孩子提出:“仔細聽,是誰在不停的搖嗬搖?”的問題,吸引孩子注意欣賞。孩子欣賞音樂的時候,家長也要滿腔熱情地和孩子一起傾聽,一起感受。最好自己先進入音樂規定的情景中,以積極的態度引導孩子去感受和欣賞。
6.啟發孩子邊聽邊想
通過對某一作品引導性的談話,和反複多遍的欣賞,孩子勢必帶著異常興奮的情緒和十分好奇的心理,在音樂中感受到某種東西。這時父母要及時和孩子交談,鼓勵他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但由於孩子的語言詞彙的貧乏,不可能運用語言來完整概括出自己的感受,要允許孩子,啟發孩子用動作、手勢、表情等各種手段去表達。表達的過程就是對作品思考、回憶、感受的過程。
培養孩子的音樂欣賞能力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的音樂作品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音樂欣賞水平。要考慮自己的孩子所具備的音樂素質和家庭具備的音樂條件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