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法律麵前誰都傷不起(1 / 1)

在法律麵前誰都傷不起

直麵現實

作者:郭喜林

不知道中國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全國各地經常出現土地被強征,房子被強拆?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法律麵前人人平等,這是我國的立法的基本原則,更是司法行政的基本原則。然而,卻經常出現違背法律的荒唐事。荒唐得讓人不敢相信,荒唐得讓人替某些官員害臊。明明是自己強拆民房、強征土地違法,卻偏要利用手中大權與民爭麵子。他們卻忘記了遵守法律比麵子重要。

眾所周知,2010年底,因老家房屋在未簽拆遷協議的情況下淩晨被拆,清華大學法學博士王進文致信工學博士濰坊市長許立全,這封被網友稱為“文風犀利”“不卑不亢,有理有據”的信廣泛流傳。有人說王進文不愧是博士,能依法維權。有人說他在利用清華大學這塊金字招牌,給地方政府施壓。可以說,當時的雙方都把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誰也消停不下來。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事情出現了轉機。今年3月,山東省認定他家所在區域征地合法決定的裁決被國務院撤銷,王進文收到了蓋著國務院大印的行政複議裁決書。

我們在為王進文的法律申訴取得一絲進展而喜悅的同時,更感到是一種悲哀。王進文作為法學博士,沒有借用清華大學這塊金字招牌踐踏國家法律,而是在用法律維護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他在信中說:“我歡迎發展,歡迎城市化,歡迎拆遷。這個‘我’,也可以置換成‘我們’。前提是,確保更好地發展,確保更合理地城市化,確保更公平地拆遷。”公開信共8199字,言辭犀利但語氣懇切。內容除了講述自己家深夜被拆的情況,還就濰坊市的拆遷現狀提出了許多問題。“推土機推不出政治,推不出和諧社會,也推不出真正的城市化。”為什麼王進文的公開信不能被政府和市長接受?關鍵是一封公開信讓他們丟了天大的麵子。在一些圍觀者那裏,法律不重要,麵子比法律更重要。在全國不斷上演的強拆房子、強征土地,都大同小異。為了政績工程,為了實現和開發商談好的利益,強拆多少房子和強征多少土地,他們都覺得是應該的,政府作出的決定草民隻有執行和照辦,其他是沒有說話的權利的。他們卻忘記了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他們卻帶頭違法,公然為百姓做出了違法的榜樣,他們不覺得理虧,他們倒覺得自己洋洋得意。

如果政府違法,它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你讓百姓走法律程序為自己的房子被強拆、土地被強征討回公道,可能嗎?答案是,有時可能,有時不可能。關鍵在政府是不是奉公守法,不肆意踐踏法律的尊嚴。

就山東發生的王進文維權案來說,濰坊市的錯誤可以原諒。它的錯誤可以由省裏來糾正。但是,山東省作出的行政複議裁決錯誤,真的不能讓我們原諒它。難道,非要死要命的維護地方政府和官員的麵子嗎?在法律麵前,麵子真的比法律更重要嗎?

更令人詬病的是,政府強拆房子和強征土地違法,卻能補齊所有“合法手續”和草民打官司。草民呢,他們沒有這樣的便利條件,他們隻能依據當時的事實說話,他們舉證本身就與政府不對等。不對等前提,造成了草民要受到更多的傷害。這是常理,不必多言。

對於強拆房子和強征土地時造成的流血傷害案不是公安機關破不了案,而是不敢違背長官意誌,權大於法。不管怎麼樣都要維護圍觀者那虛榮的麵子。

國務院2012號裁決書印發於今年3月15日,同一天印發的還有一份2012號裁決書。兩份裁決書都針對北三裏村拆遷事宜:撤銷山東省政府“魯政複決字(2011)8號行政複議決定”,責令山東省政府依法重新作出處理決定。我們希望山東省政府認真對待國務院的裁決,不要一錯再錯地走下去。要知道,雖然王進文在尋求法律保護的過程中,濰坊市已經改建了高樓大廈,但那是帶血的建築;雖然高樓已經平地而起,但那是在違法行政中的產物,不值得驕傲,而應當感到悲哀。在法律麵前,我們大家誰都傷不起。真的!

【摘自《千龍網》2012年4月25日/王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