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看待馬丁·路德·金的性醜聞(1 / 1)

如何看待馬丁·路德·金的性醜聞

負暄瑣話

作者:沈彬

4月4日,是馬丁·路德·金逝世44周年紀念,1968年4月4日,金被暗殺。微博上不少人,趁著中國的清明節向這位民權鬥士表達了敬意。

距離產生美,金在中國的形象,從他遇刺後第12天,《人民日報》刊登毛澤東所作的《支持美國黑人抗暴鬥爭的聲明》開始,一直就是“高大全99——從反抗美帝壓迫的黑人運動領袖,到凝聚美國進步力量的象征。其實,馬丁·路德·金的私德的確有虧,作為一個牧師,他通奸、嫖妓;作為一個博士,他抄襲、剽竊。這在美國不是什麼機密,在這裏重提這段舊事,不是弄搞臭這位民權鬥士的“誅心之論”,而是希望通過對馬丁·路德·金醜聞的分析,談一下我們怎麼看待名人的私德,哪些真的隻是他們的“私事”,哪些是公共事務;以及以怎樣的心態看待曆史,關照現實。

在二戰之後民族解放的大背景下,美國南方黑人越來越不能忍受長期的“種族隔離”製度,民權運動風起雲湧。1955年,黑人婦女Rosa Parks因為占用公車的“白人專座”而被逮捕,為了反抗惡法,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發起了罷乘運動,從此他成為民權運動的領袖人物。金也因此成為FBI的監控對象。從1924年就擔任FBI局長的胡佛,是個鐵腕局長。原本,胡佛派人竊聽金,是認為他可能跟共產黨、蘇聯有聯係,結果意外地發現了這位人權鬥士不堪的另一麵。

1964年2月22日,洛杉磯某旅館裏,金和同事談起了電視轉播的肯尼迪總統的葬禮。當時,肯尼迪的遺孀俯身親吻在棺木中部,金笑著說了一句:“那才是她最想念的地方!”這句極端刻薄、怨毒的話,出自一位整天在布道時宣揚基督仁愛的牧師口中,無疑證明言者的偽善。

不僅如此,FBI發現馬丁-路德·金的巡回講演,就是巡回嫖娼,白人妓女、黑人妓女,他都召,有時同時招2個以上的妓女,搞亂交;醉醺醺的多人性派對,甚至要持續幾天。嘿咻時的淫言穢語,呢喃呻吟,都被記錄到FBI的錄音帶裏。即使,金去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獎時,他在晚上唯一的興趣還是招嫖。

之後,馬丁·路德·金的性愛錄音帶,被寄給美國的媒體、民權運動的資助者,以及金的妻子。這樣做的意圖非常明顯:即使不能把金搞臭,也要毀掉他的婚姻。於是,在1965年1月5日,金夫人收到了那盤記錄他丈夫出軌的性愛錄音帶,跟金大吵了一架。而美國的媒體卻出奇一致地拒絕發表這些資料,認為性醜聞與金領導的黑人民權事業無關,相反是胡佛搞的竊聽之類,更可惡。

金的另一項醜聞就是剽竊抄襲。華東師範大學劉擎教授曾在《東方早報》上專門介紹過:左翼組織在整理金的遺作時,發現他當時的博士論文存在大量剽竊問題。之後,學者內部產生了嚴重分歧,是否公開?指責金抄襲,無疑是“政治不正確的”;最後,是英國媒體於1989年捅破這層紙,一時輿論嘩然。

金的醜聞已然坐實。我個人不是很認同“有汙點的偉人”的說法,那其實是為“尊者諱”,隱含的邏輯是“偉人”有權幹壞事,不該受指責。但,當時美國媒體沒有跟風FBI,用性醜聞搞臭馬丁·路德·金,保證金的公共形象,有助於推動美國民權運動,最終美國取消了種族隔離。這順應了曆史進步的潮流。這是有責任的媒體的胸懷和眼光。

另一方麵,金的確有抄襲、心胸狹隘、淫亂通奸,但這些有沒有妨害他在領導民權運動時那些種族平等、反對暴力的公共主張?是不是因為通奸嫖娼,他的政治主張就是錯的了?難道嫖客說“1+1=2”,也是錯的?

不過,有些國人、綠卡族的“神一樣的邏輯”,讓人大跌眼鏡,比如他們會用馬丁·路德·金嫖妓,論證中國官員包二奶的合理性,一樣是“私德問題”嘛……但,有哪個中國官員包二奶用工資的,還不是用腐敗的錢,這是私德嗎?金不是官員,不掌握公權,能跟包二奶的官員一樣嗎?

一根筋式的抬杠,或者扮演“道德帝”,或者“刻舟求劍”地將曆史比附當下,都是王小波說的“童稚狀態”,盲目崇拜和盲目攻擊,都隻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曆史——事實上,是我們對曆史的了解——時刻影響著我們思維和生活。要有智慧,我們便能從曆史中汲取進步的力量,而不是搞“扒糞”,學犬儒。

【煙波浩渺薦自《中國新聞周刊網》2012年4月11日/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