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不喜歡聽人讚美的。讚美可以讓人心情愉悅,讚美讓人樂觀開朗,讚美還可以發掘人意想不到的潛能。
美國有個黑人小男孩,從小就非常頑皮好動,經常受到老師和父母的責罵。有一天他逃課出去玩,回學校的時候發現大門已經鎖上了,他就爬上了圍牆,準備翻過去,正當他騎在牆背上的時候,一雙大手把他托了下來。小男孩回頭一看,居然是校長,他當即嚇得哆嗦起來。
沒想到校長不僅沒有責備他,反而把他的小手握在自己的手心裏,帶著讚美的神情說了句:“瞧這雙手,不僅能翻牆,要知道,了不起的行政長官小時候才會長一雙這樣的手。”
小男孩兒被校長的話“迷住”了!他像是發現了一個深藏於洞穴之中的秘密一樣興奮、快樂。原來自己長了一雙了不起的行政長官才會長的手。
20多年過去了,小男孩兒真的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官。他去看望老校長的時候說:“我的今天都是因為您的一句讚美。”
讚美是一種激勵,能充分體現孩子心中美好的憧憬和理想。生活中每一個人都需要讚美,讚美可以增強孩子潛意識裏的行為,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質,孩子的成長更需要來自家長和老師的讚美和鼓勵。一位哲人說過:“隻有真正的讚美最能打動人的心靈。”可見讚美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生活中,有許多家長對孩子寄予非常高的期望,卻常常吝嗇自己的讚美,習慣以長者的麵孔責備孩子,以為這樣能更好的教育孩子。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也是不明智的。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值得讚美的品質,隻是由於孩子的性格不同,以及表達能力的有限,很多潛在的優點不能直觀地呈現在家長麵前,孩子得不到肯定,加上家長一味的責備,使這些潛在的優點不能發掘,時間久了就被埋沒了。
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數不出自己孩子的10個優點。
一次家長會上,班主任讓在座的四十多位家長說出自己孩子10個缺點,立時就有二十多位家長舉手,有的家長甚至一口氣說出了十幾個缺點。當班主任要求家長說孩子的10個優點時,一下難倒了所有人,很多家長支支吾吾說不上來,有個別家長冥思苦想也隻能說出兩三個就再也想不出了。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跟家長以自己的立場要求、約束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很大關係。教育專家認為,教育孩子,獎勵比懲罰更為有效,用獎勵正確代替懲罰錯誤,用肯定優點代替否定缺點,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比如孩子在你心愛的書的背麵畫滿了蝸牛,你可以著重誇獎他的蝸牛畫得形象鮮明,而不是批評他不該到處亂畫;孩子在客廳玩耍時不小弄翻了桌上的茶杯,你不要為一個茶杯破壞了孩子遊戲的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