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要出差,就讓他兒子言言來我家住上兩天。言言和我兒子同齡,在一個學校同一年級讀書,平時他們就一起上學,現在正好共同學習、嬉戲。言言喜歡到我家來玩我是知道的,起初我以為是我家的房子大,小區環境好,並且家裏安靜的原因。那天,陪他們兩個玩鬧了一陣後,言言由衷地說:“叔叔您真好!我爸媽脾氣暴躁,從不跟我開玩笑、說笑話什麼的。”這時我才明白,言言是喜歡我家輕鬆愉快幽默的家庭氛圍。
言言的媽媽工作緊,壓力大,做事風風火火,長期以來養成了愛教訓人的習慣。她經常在家裏對著孩子喊:“快寫作業,快吃飯,快去睡覺。”用她自己的話說,從未和兒子好好談過心,溝通過。相比較,我家兒子如果在寫作業時偷偷玩了起來,我就會對他說:“別以為你們在下麵做小動作老師不知道,其實老師看得清清楚楚。”他就會不好意思地一笑,繼續寫作業。這句話其實是我和他談心時,他模仿老師上課說的,我隻是借用了一下。
再比如,兒子吃飯時經常犯難,他媽媽就會夾塊肉,放在他的碗裏,然後問:“這是誰的肉啊?”兒子連忙說:“我的肉,我的肉。”看我和他媽媽抿嘴偷笑,他發現又上當了,連說:“是豬的肉,豬的肉。”然後開開心心地吃飯。
這樣的小笑話貫穿在我們的整個家庭生活中。
和孩子一起扮演童話中的角色,並鼓勵孩子隨意發揮,篡改台詞來進行更有意義的對話,是我們晚飯後的保留節目。不僅全家輕鬆快樂,還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了他的表演興趣和模仿能力。
其實,無論有多忙,有多累,不管生活、工作壓力多大,都應該給孩子一個輕鬆幽默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充分體驗家的溫暖,感受來自父母的愛,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和孩子一起歡笑,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多跟孩子說一些幽默風趣的話,也有利於親子關係。要引導孩子積極、輕鬆、愉快地看待事物,使孩子身心更健康地成長,擁有更幸福的童年。
美國心理學家特魯·赫伯說:“幽默是指一種行為的特征,能夠引發喜悅,帶來歡樂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別人獲得精神上的快感。”在人生的各種際遇中,幽默力量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是以善意的微笑代替抱怨,避免爭吵,使你與他人的關係變得更有意義;幽默的力量可以幫助你減輕人生的各種壓力,擺脫困境,也能幫助你戰勝煩惱,振奮精神,在沮喪中轉敗為勝,幫助你把許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使繃緊的精神之弓得以鬆弛。可見幽默的力量之大,作用之大,給人帶來不僅是輕鬆,還有輕鬆之後的思考。
但是現實中,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缺少輕鬆、幽默一把的風趣,也缺少微微付之一笑的氣度。麵對孩子的不理想狀態時,總是強調給了孩子多少,為孩子付出了多少,卻從不想自己到底給了孩子多少“溫暖”,多少“愛”,是不是常常對孩子微笑,給他撫慰,時常讓他感到平靜和幸福,是不是常常以幽默風趣的形式應對孩子的表現,讓孩子感到輕鬆和寬容。要知道物質的給予並不能代替你對孩子的關心,更不能滿足孩子精神和心理所需要的愛和嗬護。孩子會在你的一言一行中成長,不必羨慕別人,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的家庭其樂融融,讓自己的生活充滿陽光。是我們與家人的一言一語、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營造了我們的家庭生活氛圍。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就要從現在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吝嗇付出自己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幽默的成長空間。
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避免有壓力的存在。現實中每個人都有緊迫感,都會為生活和工作所累。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競爭日漸激烈,這種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但這一切都不能成為我們漠視孩子內心情感的理由。孩子做錯了事,隻顧粗暴地指責,而不是給予耐心和理解;隻知道命令孩子去做什麼,怎麼做,不會用微笑緩解孩子緊張的神經……這樣的環境就像一種無形的桎梏,讓孩子難以喘息,真正的需求無從表達,真正的心聲無法宣泄。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難免會壓抑、鬱悶,進而產生逆反心理,身體和心靈都會受到創傷。每個父母的初衷都是想讓孩子健康、快樂,既然壓力已經存在了,為什麼還要把這種壓力強加到孩子身上?何不擺正心態,在每天進門的時候先給孩子一個微笑,臨別的時候給孩子一聲鼓勵,自己輕鬆,孩子也會快樂。
我們希望孩子堅定和自信,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希望孩子有能力應付生活中的壓力與風險,希望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立於不敗,創造價值。我們努力為孩子提供條件和機會,實現這些願望,我們隻需再付出一縷陽光和微笑。
隻有在愛的沐浴下,才能收獲豐碩的果實,即使孩子沒有所謂的天賦,即使我們不是博士也不是專家,我們依然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出色,秘訣就在於給孩子營造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