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弱皇子惹君憐(1 / 2)

李唐江山奪自隋楊氏,可謂馬上取天下,當今天子更是南征北戰,最後玄武門前起誓,終究君臨天下,現如今已有盛世之狀,但安逸久了,自然也會憂慮子孫後世如何如何,所以他隔一段時間便會考較親子,身為皇子,固然要學會如何治國,可他自己本人是馬上君王,對於軍政也尤為看重,皇子們在他眼裏也必須是能文善武方可為天下主。

這一日,李世民帶著稚奴來到了太極宮東側的校武場,高坐於城樓之上,看著自己的三個皇子習練騎射。

“稚奴,想不想下去試試?”縱觀皇帝諸子,比晉王年幼的皇子皇女仍有不少,而直至如今,最受寵的莫過於九子稚奴,自他出生於麗正殿,養與文德皇後與天子身畔,未曾有其他任何宮人接手撫育,五歲便由天子親封晉王,七歲授予並州都督一職,直至文德皇後辭世,又有加封右武侯大將軍

,一時之寵乃眾皇子之首,尤為令滿朝文武及**所不解的更是如今晉王已到開府之齡卻仍被天子攜帶身側,就連居所距離天子不過半牆之隔。

“稚奴不想下去,哥哥們都好厲害,稚奴根本就打不過他們。”

李世民不覺莞爾,苦笑道:“你呀,幼時敏而好學的勁那兒去了,身為皇子若是太過文弱,將來長大了是要被宗室所恥笑的,如果你現在因為吃不下這份勞苦,將來想要學也要過了年紀,你大哥五歲便能忍痛拉弓,你三哥四哥六歲時因為騎馬,摔到了泥潭裏,臥在床上半個月不能起來,他們不也都是熬過來的麼?聽話。”

“兒臣遵旨!”

稚奴提著一柄長劍,自城樓之上緩步走了下去,李世民看著幼子的模樣,忍不住跟身邊的王德說:“稚奴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少了些磨礪,這

些時日似乎也少了往日的靈氣,你可知道原因?”

王德弓著身,答道:“回陛下,晉王殿下自從不去掖庭後,整天裏除了讀些詩書,便整日坐在麗正殿前的台階上,似乎是在思考……”

李世民擺擺手,道:“可別說的好聽,發呆就是發呆好了,你跟朕也有些年頭了,知道朕不喜歡什麼。”

“是,是!”王德陪著笑,接著說道:“老奴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有什麼話就說,朕還會責罰你不成。”

“老奴覺得,晉王殿下對那掖庭的武才人……”

“怎麼了?你莫非以為稚奴這不到十歲的孩子還會對朕的才人有什麼想法不成?別人這麼說,朕還可以理解,畢竟宮闈之內的亂事自古至今太多了

,可是稚奴是朕看著長大的,這麼些年了,他想什麼,朕自問比他自己都要清楚,以後誰在沒事嚼舌頭,你該罰的都給罰了,堂堂皇子其實那些宮奴

可以隨意議論的。”

“可是陛下,有些事情堵不如疏呀。”

李世民盯著稚奴跟著他的哥哥們學習劍術,嘴角浮起淡淡笑容,隨口問道:“哦?你有什麼意見!”

“老奴倒是有個辦法,可以讓陛下安心,也讓晉王殿下開心,不如……”說罷王德便湊到李世民的耳邊輕聲說道。

李世民聽完王德說的話,看著王德,道:“你確定她一區區不足豆蔻之齡的女子有那才華能力?”

“說句冒犯之語,老奴自覺那武才人的才華不在仙逝文德皇後之下。”

“王德!”李世民站起來,一聲暴喝,驚得王德直接撲到了地上,李世民指著王德,罵道:“你是文德皇後與朕在天策府的舊人了,有些事,有些

話你應該明白不能說的太滿,你真的敢打這個包票麼?”

王德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顫聲道:“皇後離世前曾不止一次的跟老奴說,一定要照顧好晉王殿下,這麼些年了,晉王是老奴看著長大的,這宮裏,除

了陛下,老奴最關心的便是晉王的起居安危,殿下的喜怒哀樂老奴也一直看在眼裏,那武才人卻是能討得殿下歡心,陛下今日之所以出此荒唐主意,

隻是一時糊塗,請陛下責罰!”

“得了,起來吧。今日這話朕聽過也就算了,若是讓長孫他們聽到了,非要拿了你腦袋不可,讓個女子去禦書房,那這天下的軍國大事豈不是都被

她知曉了,究其原因竟是為了找個好理由讓那女子陪稚奴做個玩伴,你呀!也不知存了什麼想法。”

——————————————————

“稚奴,出劍的這一下,你姿勢不對,看大哥我怎麼做的。”

“大哥的這一劍猛則猛矣,隻是九弟尚小,可使不出你這招的氣勢,稚奴,要不然四哥教你射箭好了,那個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