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開化的第一步(1 / 3)

隨著幾百洋人的到岸,天津港口熱鬧了起來,第二天天沒亮,洋人的營地周圍就出現了很多的中國人麵孔。不少天津居民拖家帶口的從十幾裏外來看新鮮,這年頭難得有個娛樂活動,洋上來了,自然是聊不完的話題。

有人就有市場,永遠不要低估了國人的經濟頭腦,這不剛聚集了百餘看熱鬧的百姓,小貨郎和賣小吃的就排滿了,經過了各自的手段計謀之後,各自得到了自己那部分的勢力範圍,倒也井井有條,聞著撲鼻的香味,不光中國百姓,連洋人都忍不住,弄點打牙祭的小吃。

九點剛過這幫子洋人就組隊進城,去天津城裏行宮內覲見鹹豐皇帝,一路上浩浩蕩蕩,惹人注目,讓眾人大呼意外之喜,真新鮮,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看見洋人,還這麼多。又聽說去覲見萬歲爺,真是萬國來朝,清朝人總是把事情往好的那方麵想,若是能沾光見到萬歲爺,以後回去聊天也能長長身份。

“宣,西洋諸國使民覲見”,隨著大總管張景的一嗓子,眾洋人按個頭排開,依次進入偏殿,行禮見駕。

“我等覲見大清皇帝陛下”,洋人中英法近代強國臣民,行的是單膝跪倒的西方禮。就是為了這個禮儀,上次的亞美士德使團訪華無疾而終,事關國體的尊嚴,沒有人敢怠慢。

“大清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洋人中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近代小國行的是三跪九叩的麵君大禮。不同於上述兩大強國,這幾類小國同大清的關係一直沒有斷過,經常有往來,自然是熟門熟路,都不用禮部交待。在說了,為了生存嘛,無所謂尊嚴不尊嚴的。

如此涇渭分明的兩拔人,沒等隨駕大臣出來喝叱,隊伍就亂了。

單膝禮的指責行跪拜禮的沒骨氣,丟西方人的臉。行跪拜禮罵單膝禮的不懂規矩,萬一惹怒了清國皇帝,壞了大事。

場麵有些失控,奕緯靈機一動,喊了聲堂威,“威武”,也是古裝片看多了。

這個年頭,沒做過堂,還能沒看過升堂的,有鹹豐起頭,殿內諸侍衛齊聲大喝,“威武”。

雖然聽不懂什麼意思,但氣氛變得很嚴肅,這兩個字帶來的威力不容小視,台下終於恢複了平靜。

來天津的洋人良莠不齊,西洋各國的都有,也不好問話,奕緯讓張景把他們帶到旁殿等候,由專人核實信息。

終於開始了大清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招聘會,事關朝廷名聲的大事,諸臣一致商議不能讓皇帝出麵,有損國威。

皇帝不能出馬,自然就要推出一個代理人,伴駕諸臣都沒有同洋人打過交道,為了不能埋沒人才起見,奕緯決定在這次進津的翻譯中選取。

其實鬆筠的密旨上倒是舉薦過二人,梁發、屈昂。精通夷文識得番情,奕緯也準備在重用之前,先考察一翻。

“草民,梁發、屈昂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倆人麵聖之前在內務府腦補了一番見君的禮儀,否則海外棄民不懂天朝禮儀,麵君之時在驚了駕就是大罪了。

“免禮,平身吧”

“謝萬歲爺”,此時兩人腦海中一片空白,將禮部預演之時的規矩早就忘記了,完全依照本能或想象中戲文中的劇本回話。

麵前做著的可是萬歲爺,無論哪朝哪代,萬萬臣民奉行的共主,這份尊貴,這份威儀,所有加注在身上的光環,都不是最底層的草民能夠免疫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