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鈣
鈣是人體含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成年人含鈣重量超過1千克,所以鈣被視為常量元素。百餘年的醫學實踐證明鈣在人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是由骨骼支撐的。其主要成分是鈣,人體有99%以上的鈣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這些細胞質中的鈣鹽(主要為磷酸鈣)使機體有堅硬的結構支架。
在成人之前骨骼一直在生長,並參與體內代謝是體內的造血器官。依照目前研究發現,10歲以下的兒童,每天應攝取800毫克的鈣,但邁入青春期的寶寶如果每天攝取1500毫克的鈣,那麼骨質會較為密實。
1.補鈣的方法
讓兒童每天食用3次含鈣量高的食物,如有可能,食用5次效果更佳。
牛奶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是鈣和磷的最佳來源,不僅含鈣量高(通常每100毫升牛奶提供鈣超過110毫克),並且利用好,還含有促進人類生長發育和維持健康所需的幾乎一切必需營養成分,例如含有高質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2和B12等。牛奶所含的各種營養成分和比例比其他食物更適合人類的生理需要,並且在其他的食物中添加了牛奶或奶類製品可明顯提高這種食品的蛋白質營養價值。
一些父母為增加營養和鈣質,經常煲骨湯給寶寶吃,以幫助寶寶骨骼成長,防止軟骨病。但經研究,骨湯的營養價值遠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大。先從鈣質的角度來看,骨湯隻能提供少量的鈣質,相比之下,豆腐、牛奶、芥蘭卻能提供更多的鈣質。骨湯除了鈣質不多外,脂肪含量較高,據專家研究測定,在撇油前,每百克豬脊骨湯含3.5克脂肪。過多喝骨湯會對心髒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要適當。
2.富含鈣的菜
一般以豆腐為原料者居多,不妨多做些豆製品的佳肴,在飲食中給寶寶多補鈣質。
除了豆腐,蝦皮也是極好的補鈣食品。蝦皮味道鮮美,不僅是很好的調味品,而且有特殊的營養價值,特別是含鈣質極高,每100克蝦皮含鈣量達1克,有的可高達2克。另外,大白菜、蛋、各類奶製品也都含有較高鈣質,最好在兒童膳食中注意增加此類菜肴。
二、缺碘
碘又被稱為“聰明元素”,是寶寶生長必不可少的營養素。我國的缺碘人群分布廣泛,占全球總缺碘人數的40010,嬰幼兒缺碘嚴重,不僅會引起甲狀腺病,而且會造成智商減退。當缺碘較嚴重時,可服用碘劑來補救治療。一般來說,給寶寶正確的營養物質,注重日常飲食,就能消除缺碘的情況。當然,在烹調中堅持使用碘鹽是人所共知的。另外每周至少吃兩次海水魚及海洋食品,如海帶、紫菜等。
三、缺鋅
鋅是人體25種必需元素之一,雖然在人體中的含量很少,隻有1.4.2.3克,但其功用非常重要,它參與體內70餘種酶的合成。嬰幼兒缺鋅會引起嚴重的後果,不僅會導致生長發育的停滯,而且會影響影響免疫防衛、創傷愈合、生殖生育等生理功能。嬰幼兒缺鋅最常見的症狀是厭食、異食癖和生長停滯。若在胎兒和乳兒期缺鋅,還會造成智力發育障礙。
研究發現,兒童低鋅與季節有關。夏季發生率要比冬季高得多,這可能與夏季兒童大多食欲較差、攝人鋅量減少而經汗液排泄增加等因素有關。由於喂養不當而引起的兒童缺鋅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但在給寶寶選擇和服用含鋅食品時,一定要防止補鋅過量造成的鋅中毒,並可造成貧血。最安全有效的補鋅方法是調配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