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鋅豐富的食物有:海帶、紫菜、魚鬆、墨鬥魚、瘦豬肉、豬血、豬心、牛肉、牛心、豬肝、雞肝、蛋黃、黃豆等,可根據寶寶口味,每天從中選出若幹種,參照烹飪方法給予補充。
四、近視
研究證明,近視與飲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預防近視,一定要注意飲食調節,否則收效就不大。
少吃糖及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或燒煮過度的蛋白類食物,並注意補充體內微量元素鉻、鈣,會減少近視的發生。進食過量的糖會使體內微量元素鉻的存量減少。
攝人過多燒煮過度的蛋白類食物,可使體內鈣的代謝發生異常,造成缺鈣。鉻和鈣這兩種元素直接影響機體對眼內液壓的調節,若人體內鉻、鈣含量處於正常平衡的狀態,眼內液壓就能保持正常,這樣就得以預防近視。
含鉻豐富的食物有:豆類、小麥、蛋、雞肉、豬肉、黃油。可將含鉻、鈣豐富的食物合理加入日常膳食中,以達到以飲食調節預防近視的目的。
五、兒童貧血
貧血是寶寶時期常見的一種症狀或綜合征,是指末梢血液中單位容積內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以及紅細胞壓積低於正常,或其中一項明顯低於正常。
由於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此三項正常值國內外均有差異。因為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二者與紅細胞壓積不一定平行,故臨床多以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作為衡量有無貧血的標準。須指出的是,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與血容量有關。
寶寶貧血大多數由於缺乏鐵而引起的缺鐵性貧血,鐵是造血的主要原料,預防缺鐵性貧血,要從飲食方麵多注意。
寶寶要及時加輔食,因為奶類食品含鐵量低,遠不能滿足寶寶發育需要。
從3—4月起必須添加輔食。一般可從2個月起,加煮菜汁,4個月加蛋黃,5個月加爛粥、蛋糕,6個月加菜泥、肉泥,7—8個月加菜末、肉末食品。
選擇含鐵豐富、鐵吸收率高的食物。一般說來,動物性食品鐵吸收率高(約20),植物性食品吸收率較低。雞蛋中的鐵吸收率較低,所以不能滿足吃雞蛋,大豆中的鐵吸收率較高,可適量食用。並多吃肝類、黑木耳及海帶、香菇,這些都是含鐵量高的食品。可做成醬豬肝、溜肝尖、芝麻肝、木須肉、油菜炒豬肝、海帶燒肉、海帶炒肉絲等菜肴。
六、蛋白缺乏綜合征
蛋白質缺乏綜合征或惡性營養不良綜合征,主要是由於蛋白質嚴重缺乏,尤其是必需氨基酸不足引起的綜合征,常見於熱帶地區的不發達國家,以6個月至5歲寶寶多見,常發生於斷奶後以澱粉為主食者。本病主要表現為營養不良性水腫及毛發與皮膚的病變。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基礎,蛋白質的供給多了不利健康,若長期供給不足,危害更大,嚴重者可患“蛋白缺乏綜合征”,症狀是兒童出現活動減少,精神倦怠,肌肉逐漸柔弱無力,形體消瘦,食欲減退,生長發育遲緩,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智力發育也受影響。對於重症患兒,應需到醫院就診,除增加蛋白質供應外,還應采取相應藥物配合治療。
對於輕度蛋白質營養不良的患兒,隻要逐步漸進補充高蛋白食品,特別是高質蛋白食品,如乳品、蛋類、魚肉、豬牛、羊肉以及大豆、豆類製品等,即可逐漸恢複健康。父母們可根據菜譜,每日選做幾樣富含蛋白質的菜點,以滿足寶寶需要。例如:雞蛋羹、魚肉末、西紅柿魚、五香魚、五香豆腐、肉豆腐丸子、蛋黃粥、腐竹燒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