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讓孩子自己去學校(2 / 2)

3.鍛煉頑強的毅力,排除幹擾

外麵的世界有很多的誘惑,孩子的毅力還不是太強大,一不小心就會被外界的誘惑所擊倒,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放鬆自己,忘記初衷。因此,父母讓孩子鍛煉頑強的毅力,這樣在自己意誌鬆散的時候,孩子才能夠用頑強的毅力支撐自己堅持下去。

為了能夠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父母自己也要有所行動。

1.弄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

在對待孩子的錯誤行為時,父母不要隻是說“你不可以……”、“你不要……”等禁止的話,而是應該在禁止的同時,先弄清孩子這樣做的原因,然後讓孩子知道他這樣做的後果及該怎樣做才不會犯錯。比如,在批評孩子“不要捉弄同學”的時候,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要捉弄同學,有時候孩子之間的相互捉弄是玩耍的一種。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想要和同學玩,可以邀請他一起玩,然後讓孩子知道他捉弄同學會引起同學的不滿,會激化兩人之間的矛盾。當父母對孩子講清楚原因的時候,孩子慢慢就會約束自己,不會沒有原因地胡鬧。

2.不要隻是指責孩子

當孩子又犯錯誤的時候,不要把時間浪費的“我已經跟你講過多少次”、“你為什又去……”等指責上,要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該怎樣做才對。這樣,孩子才會慢慢朝正確的方向走,慢慢地學會約束自己。

提高孩子自我約束能力,父母應當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仔細分析,然後再研究策略,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改掉壞毛病,提高自我約束能力,這樣對孩子日後的健康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助。

講給孩子的故事

一匹好馬的下場

一位騎師精心訓練了一匹好馬,騎起來得心應手。隻要他把馬鞭一揚,那馬兒就乖乖地聽他支配,而且騎師說的話,馬兒句句都明白。

騎師認為用言語指令就可以駕馭住它,認為再給馬加上韁繩是多餘的。有一天,他騎馬外出時,把韁繩解掉了。

馬兒在原野上馳騁,開始的時候還不算快,仰著頭抖動著馬鬃,雄赳赳地高視闊步,好像想讓自己的主人高興。但是,當它知道什麼約束都已經解除的時候,英勇的駿馬就越發大膽了。它目若閃電,頭腦充漲,再也不聽主人駕馭,越跑越快地在草原上狂奔起來。

不幸的騎師已經沒有辦法控製他的馬了,他想用笨拙而顫抖的手把韁繩重新套上馬頭,但已經毫無辦法。失去羈控的馬撒開四蹄,一路狂奔著,竟然把騎師摔了下來,而它還是瘋狂地往前衝,像一陣風似的,路也不看,方向也不辯,一股勁兒衝下深穀,摔了個粉身碎骨。

“我可憐的馬呀!”騎師好不傷心,悲痛地大叫道,“是我親手造就你的災難。如果我不冒冒失失地解掉你的韁繩,你就不會不聽我的話,就不會把我摔下來,你也就不會落到這樣淒慘的下場。”

告訴孩子

一個人的行為要用別人來約束是不行的,必須要自己能控製自己所有的情緒與行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