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飛逝而過。
轉眼間就到了這一年的末尾。
1999年12月15日,馮曉剛導演的作品《沒完沒了》正式上映。
晚上一家人吃完飯之後,顧執就拉著父母一起去電影院了。
雖說他不喜歡馮鋼炮,可是他早期的電影都十分經典,不論是《甲方乙方》,還是《不見不散》都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即使到了17年,這兩部電影也依然不顯落後,還有不少的擁護者。
《沒完沒了》同樣如此。
這是馮式賀歲片的第三部,馮曉剛禦用演員葛大爺為男主角,彎彎演員吳倩漣出演女主角。
馮曉剛用誇張的手法描繪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整部影片充滿了京味,滿是地地道道的BJ特色。
用更加網絡化的詞語來形容,那就是接地氣。
在2000年之前,華國出了不少經典的電影。
《霸王別姬》、《活著》、《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甲方乙方》,這些都是足夠在華國電影史上留名的精品之作。
可誰也沒想到,華國電影會越來越差,時間越往後推,爛片就越來越多。
電影的整體質量甚至都比不上隔壁的阿三和棒子國了。
每每去電影院看電影,很多華國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堅決不看國產片,不想再浪費自己的寶貴生命了。
國產片一時間更是成了爛片的代名詞。
想要徹底改變這一印象,還不知道需要花費幾代電影人的努力和心血。
顧執一家人樂嗬嗬的在電影院裏坐了一個半小時,出來時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在回家的路上,他們路過了一家附近新開的新華書店。
此時書店已經關門,透過澄清的玻璃,依然可以看到門口整整齊齊擺放好的書籍。
其中一摞是《悟空撰》,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還有一張醒目的立式海報放在一旁。
另一摞擺放的位置也不差,是一本新書,名叫《無艱道》,一個月之前剛剛出版。
《無艱道》和《悟空撰》是最近幾個月全國圖書銷售榜的前兩名,一直被各大書店全力推廣,紛紛為這兩本書讓出了書店最好的位置。
人們熱捧這兩本小說,不僅是因為作品的質量令人稱道,更關鍵在於,這兩部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同一人。
由此引起的話題,在整個華國都掀起了一陣熱度,大家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了這位年輕的作者身上。
兩本書都是由咣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正是顧執。
顧執的第二本書原本預定了《那些年》,可有一天他在央視的電影頻道上看到了一部久違的經典電影——由吳白鴿導演,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警匪片《變臉》。
《變臉》中以“互換麵孔”為線索,講述了警匪之間身份調換、相互臥底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顧執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一部港島的警匪巔峰之作,《無艱道》。
交換麵孔的橋段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但可以將兩個角色交換過來,不需要換臉,隻需要將身份和內心交換就可以了。
無艱道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本質上來說和《變臉》如出一轍,可無艱道更加具有港島特色,一句“出來混,遲早要還!”更是成為風靡整個華人世界的至理名言。
無艱道的成功在港島掀起了一股開拍警匪片的熱潮,但往後港島再沒有一部電影超越無艱道
被一代人回憶的港島電影也逐漸式微,可以說無艱道就是港島電影的巔峰之作,以這部電影為分水嶺,之後就慢慢由盛轉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