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簡論港島電影(2 / 2)

很多作品拍出來除了港島人自己之外,根本就沒人看,來回來去永遠都是警匪臥底幫派。

顧執重生前,認識一位電影界業內的朋友,他就曾經吐槽,

“港島當年的影視輝煌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內地的鄧朝、黃勃、章紫怡之類,片酬都已經完爆香港巨星了。

本來港島本土電影產業完蛋了他們還可以靠內地市場續命,說不定還能煥發第二春。

結果港島人抱著優越感,和彎彎一起抱團欺負內地電影人,搞得最後內地人一腳把港島電影踢開自己玩了,後果就是港島電影徹底死掉了。

內地市場本質上就是‘朕給你才是你的,不給你你不能搶。’

王京導演算是最早一批進入內地市場的導演了,他曾經想要提拔幾位港島的新人,把名字和投資方一說,被投資方當場拒絕了。

直接跟王導說,你想拍就拍,不拍我就換導演。王導這些年拍的電影,除了向化強的兒子向左之外,有幾個港島新人?排頭的都是港島的那批老演員們。

港島近些年培養的信任演員也有不少,可是在內地能看見幾位?在橫店拍戲,港島的新人演員一集出席費是1000元,不怕拉倒。

演藝圈是冷酷的市場法則,你不遵守,就要被市場淘汰,製片方首先考慮的是掙錢。”

顧執不是影視圈的人,這一番話不知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但至少反應了港島影視圈目前的處境和地位。

其實就港島對待內地的態度,顧執估計這位業內人士所說,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關於港島電影以後慢慢在聊···

在顧執看完《變臉》之後,便心血來潮的把無艱道編成小說寫了出來。

小說的篇幅和悟空撰相仿,一共隻有十七萬字,包含了無艱道三部電影全部的內容。

無艱道電影的內容並不是按照時間線順序拍攝的,第二部是兩位主角年輕時候的事跡,第一部梁朝韋飾演的臥底警察被劉德化殺了,第三部劉德化飾演的臥底黑幫被警察查出端倪,自殺未亡。

所以正確的觀影順序是二、一、三。

顧執在寫小說的時候,是按照正常的時間線來寫,否則觀眾一定看得雲裏霧裏的。

寫完之後,顧執就直接聯係了何建平,把初稿投給了他。

在驚愕顧執創作速度的同時,何建平看完初稿就決定了出版這本小說。

這是一部他從來沒有看過的港味警匪小說,這在內地出版界是一個完全空缺的領域。

以前沒有這種類型的小說出版過,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也蘊含了很大的風險。

書火了就大賺特賺,開辟了一條新的市場,日後必然會出現風的作者。

撲了就虧大了,以後港味警匪這個類型的小說就不會有人再寫了。

這對於咣明日報出版社來說是一場不小的賭博。

何建平倒是沒有猶豫,他相信顧執的能力,悟空撰已經給了他足夠的信心。

出版後的一個月再看,無艱道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頂著顧執的名頭,無艱道一個月就賣出了2萬本,比當年悟空撰的銷量要弱一點,但也遠遠超過了同期任何一本書,而且銷量還有上升的趨勢。

悟空撰的銷量同樣叫好,4個月的時間已經賣出了10萬多本,占據了各大圖書銷售的榜首,同時繁體版本已經在彎彎和港島地區開售。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顧執已經成了一位名動全國的青年代表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