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完美分娩:迎接天使來到人間(1 / 3)

經過了漫長的孕期,現在,你很快就能見到寶寶了。對於日後的分娩,提前製定一份完美的分娩計劃,有條不紊地迎接小天使的順利降生。當你把他抱在懷裏,親親他的小臉蛋,你會感到,為了他,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分娩準備

準父母經過十個月的努力和對腹中寶寶的精心嗬護,寶寶終於要降生到這個多彩的世界。在那之前,準媽媽還有最後一關要過,那就是分娩,這是對準媽媽毅力和承受力的考驗,不過很多準媽媽都很勇敢,她們大都用一臉的幸福和疲憊迎接小天使的到來。

打有準備之仗

第一,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地去迎接分娩挑戰,不害怕、不緊張,不聽、不看刺激性強的新聞和影片。

第二,每天洗澡,清潔身體,修剪指甲。但要注意安全,不宜長時間地進行熱水浴。

第三,嚴禁性生活,防止胎膜早破導致早產。

第四,禁止做危險和劇烈動作,如追趕、擁擠、登高等。

第五,避免獨自長時間外出,外出要有人陪伴。萬不得已獨自外出,需要先告知家人或留紙條通知家人,以防突然臨產。

第六,保證營養和充足的休息。飲食要高營養、低鹽分,多食牛奶、雞蛋、雞湯等。要保證充足睡眠,積累體力,尤其是午餐營養充分,它對分娩有益。

第七,準備入院所需用具,妥善安排分娩回家後所需的用具。

第八,把出院時自己和孩子所需的物品放置於顯眼位置,以便於尋找。

第九,進一步熟練分娩的輔助動作,練習呼吸技巧。

正確區分寶寶到來的信號

子宮收縮分為進入正式臨產的有效宮縮、不規律的宮縮和產後宮縮。不同的宮縮有不同的生理意義,孕婦須引起注意,加以區分。

進入正式臨產的有效宮縮是指孕足月(妊娠38~42周)時每5~6分鍾有一次宮縮,每次持續幾秒鍾,產婦感到疼痛。宮縮不斷進展直至宮口開大,陰道有血樣分泌物,胎膜破裂。這是正常宮縮,表明胎兒即將分娩。不規律宮縮間隔時間長,一天偶爾有幾次,或1~2小時1次,腹部有發硬感,但無疼痛,過一段時間宮縮可能消失。這也是正常現象,如無陰道流水或見紅,一切可以正常進行。但是,如果妊娠不足37周,宮縮頻繁、強烈,孕婦感到腰酸、腹痛,不見緩解,可能為早產先兆,須立即去醫院檢查。

產後宮縮也為正常現象,但若出血較多、又發燒、子宮底有壓痛,則可能是產褥感染,應及時就醫。

準父母應密切關注胎兒窒息

胎兒窒息是指胎兒胎盤係統及呼吸循環功能不全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嚴重威脅胎兒的生命。胎兒窒息在產前和產後都有可能發生。胎兒娩出之前發生在母體內的窒息叫胎兒宮內窒息。醫生可以根據胎心(正常值為140次/分)、胎動、羊水顏色以及胎兒頭皮血的血氣分析來進行判斷。孕婦可以通過下列方法來判斷:

第一,感覺胎動。正常情況下,胎動次數應為每小時3~5次。如孕婦感覺胎動減少,尤其是24小時低於20次,且不見回升,應引起注意,立即就醫。

第二,觀察羊水顏色。破水之後,羊水混濁,呈濃綠色。這是胎兒窒息缺氧,排便汙染羊水的結果。這時,應立即請醫生急救或剖宮生產以迅速結束妊娠。

分娩三要素

胎兒能否順利地通過產道由母體娩出,取決於分娩三要素:產力、產道和胎兒及其附屬物。如果三要素均正常,並能相互協調,胎兒便可順利分娩,否則,將可能難產。

產力

產力是指產婦將胎兒從子宮經產道娩出的力量。它包括三方麵:子宮收縮力(宮縮)、腹肌收縮力(腹壓)和肛提肌收縮力。宮縮是子宮體部平滑肌的收縮,不隨意,有節律,宮縮與間歇反複交替。宮縮伴有小腹部或腰部疼痛,或帶有腰酸下墜排便感。產程開始時宮縮短、間歇長,隨著分娩的進行,宮縮逐步延長,間歇變短。反複的宮縮有助於胎兒平安順利地娩出。

腹肌收縮力(腹壓)是當子宮口開全,胎先露下降至陰道內,壓迫骨盆底組織和直腸時,使產婦發生排便感,產婦通過腹肌及膈肌收縮使腹內壓增高,有助於胎兒由產道娩出。胎兒產出後,腹肌再次收縮將胎盤排出。

肛提肌收縮力是胎先露部下降至骨盆底部和胎頭向外娩出時,肛提肌兩度收縮,幫助胎兒娩出的力量。胎兒出生後,肛提肌再度收縮,配合宮縮和腹壓,娩出胎盤。

產力的三方麵力量中以宮縮為主,腹肌和肛提肌收縮力為輔。

產道

產道是胎兒及其附屬物從母體娩出時所經過的通道,分為骨產道和軟產道兩部分。骨產道就是骨盆內腔。通常骨盆內腔是前淺後深,有一定彎度,軸呈半月形。若骨盆畸形或狹小,則胎兒娩出受阻,造成難產。產婦的分娩方式往往由產婦本人的骨盆特點決定。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宮頸、陰道、盆底組織及會陰所構成的管腔,呈筒狀,是胎兒分娩時所通過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