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清晨探察後花園(2 / 2)

“新晨之初,不知知府千金與馬先生因何事而爭吵?”縣官從房中走出隨行隨問。

見縣官前來兩人停止辯論,馬希麟隻好解圍言道:“回大人,我與知府千金是為令子醫病之事辯之,然現有一事不明。”

此言一出,縣官對趙芸曖倍感言謝,想不到一個知府千金竟會對愛子之病症如此上心。同時,趙芸曖對馬希麟機智暗歎不已,倘若自己尷尬之事公之於眾,還能存有何等顏麵?

“但講無妨。”縣官對馬希麟本是不存好感,礙於趙芸曖在此,他盡量緩和言表語氣。

“一日逝去,我欲將察看令子病情,不知當否?”馬希麟直言道。

對於一個醫者而言,診後察症,這本就符合常理,縣官斷然答應與馬希麟去了愛子房間。旦晨之際,縣官之子早已起床,正欲用餐,望馬希麟等人走進房內,小兒哭鬧不休:“爹爹,為何又要這人來此,昨日湯藥味苦難咽,此時又來喂我食藥,我不食藥,我不食藥!”

縣官視子如寶,趕緊哄其開心,言道不再喂他食藥,縣官露出為難之色,看向馬希麟等待答之。馬希麟付之一笑,趁此機會提出自己要求:“既厭食草藥,本屬良藥苦口,自此以後,令子再也不用食藥,現在可否借我察看身膚變化?”

聽罷此言,縣官以為馬希麟隻是一時哄騙小兒,然是為了早日醫好愛子之病症,縣官直言允許馬希麟所求。待縣官坐於愛子身旁,小兒總算不再哭鬧,身旁丫鬟始終不敢多嘴,隻由靜靜觀看馬希麟言談舉止。

縣官使其轉身而坐,掀開愛子上衣對向馬希麟,遠遠觀望果然不出所料,縣官之子背部留下道道抓痕,此時已結血疤,馬希麟心有定數不禁失笑,這與之前所測完全吻合。縣官見馬希麟不由失笑,心中不免生怒,欲將質問馬希麟何故發笑,馬希麟搶先答道:“令子之病症不久將會康複矣。”

眾人不解,縣官問之:“小兒身體抓痕創傷越來越多,哪有康複之理?”

馬希麟笑容可掬轉身望外,答道:“我曾被慈禧老佛爺封為神醫,此事當朝文武百官皆知,我既可醫好當朝老佛爺之症,區區小兒之病,豈能難於我。”

一言既出令趙芸曖不免驚訝,馬希麟竟如此狂言,而此言正是馬希麟要縣官信於自己,然是事實更不能輕易出口,如若魯莽道出縣官之子無病,隻是毛刺粘身,縣官雖能醫好愛子之病症,而自己脫身之策卻不得不慮。

馬希麟正要離開之時,房外不知因何故吵吵鬧鬧,人聲鼎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