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數萬人扶老攜幼奔赴濟州,想要不驚動各地官府談何容易,一旦走漏風聲,被各地兵馬攔截,到那時,便是想逃都難。
孟飛想著又看向了樂和,樂和既然是山寨軍師,這事自然要由他來謀劃安排。
樂和也沒讓孟飛失望,略微沉吟了片刻便道:“想要避開官府倒也不難,此番打破了登州城,衣甲器械繳獲不少,可讓兄弟們都換上廂軍裝扮,餘下孟家莊上百姓,可分做數隊,分別由一位兄弟領著前往濟州,路上倘若遇著官府盤問,隻說逃荒的便是,難不成那官府還能一一核對!”
孟飛聽了也是連連點頭,想要將這數萬人帶去濟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分做數批前往,目標小了不說,也省的麻煩。
“既然眾兄弟都沒有意見了,明日便收拾家當,按樂和兄弟安排行事。”
眾人領命紛紛去準備了,孟飛這一日經曆這般多的事情,也早早的去睡了,次日天明,孟飛留鄒家叔侄、樂和、孫新夫婦、解氏兄弟在山上收拾家當,帶了薛瞼,武鬆,龐萬春,孫立下山回了孟家莊。
昨天夜裏,莊上的百姓因感念孟家恩義,被樂和鼓動起來對抗官軍,待事後,也都怕了,他們不過是平頭百姓,但凡能有條生路,誰願意做那犯上作亂之事,隻是如今後悔卻也晚了。
見孟飛回來,莊上的百姓紛紛圍了上來,孟家幾代經營,這莊上數萬百姓幾乎都是他家的佃農,孟飛性情寬厚,平日裏也是多施恩義,遇著荒年,時常減免租子,百姓誰不念著他的好,這才有昨日一聽孟飛陷在了城中,百姓們紛紛出力相救,此時見孟飛無恙,眾人也是欣喜不已,紛紛下拜。
孟飛見狀,連忙下馬,對著眾人拱手道:“孟飛此番落難,全賴諸位鄉鄰仗義援手,才逃過此厄,孟飛在此謝過了!”
孟飛說著一躬到地,眾百姓連聲勸慰。
孟飛起身之後,又道:“隻因孟飛一人,連累眾鄉鄰做下這等大事,孟飛心中著實不安,如今我也成了那有家難歸,有國難投之人,不得已,隻得投身綠林,今日前來,乃是想要問問眾鄉鄰的意見,願意跟隨孟飛的,今後孟飛必全力維護諸位周全,不願的,可去我府上領取路費盤纏,各自投親去吧!”
這也是孟飛唯一能為這些百姓想到的安排了,他們都是孟飛莊上的佃戶,孟飛如今破城殺官,已經做下了大宋國法難容之事,他們自然也難逃幹係,要想留在此地複為良民,已然沒有可能。
眾百姓聞言,也不禁為之一靜,昨夜救孟飛,乃是為了報答孟家多年的恩義,也不曾多想,可如今要讓他們跟著孟飛為匪做寇,他們也不禁心下猶疑。
一者是因為宋人鄉土情結深重,輕易不遠離家,二者是因為百姓們對名聲的顧惜,宋人好名,便是餓死也不願讓自家良人身份受汙,倘若當真跟隨孟飛落草,那可就是子子孫孫都洗脫不掉的盜匪身份了。
沉默半晌,才有幾個青壯走了出來,在孟飛麵前拜倒:“小人感大官人恩義,隻願跟隨大官人,刀山火海,死也不悔!”
有人帶頭,緊跟著百姓們也是紛紛相應,雖然跟隨孟飛,會讓他們丟掉自家的良人身份,可若不去,又能如何,他們不過是平頭百姓,一輩子在土裏刨食,隻求三餐溫飽,如今惱了登州,已然是做下了殺官造反,十惡不赦之事,早沒了退路。
數萬人中,也有兩三千人不願落草的,孟飛也不為難,命薛瞼回家中取來財物,分散給眾人,眾人也是千恩萬謝,而後攜家帶口,去投奔親友去了。
孟飛看著不禁歎道:“待來日,我等眾兄弟也有這麼一天之時,卻不知還能去投靠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