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鄉村市場,就要洞察村民的消費環境、心理、習慣、結構、水平;在物美價廉,方便、實用、堅固,從眾、攀比、炫耀心理上下工夫。
“到鄉村去”曾經是一個時髦的口號,始作俑者是以三株、紅桃K為代表的保健品,它們通過原始的“刷牆”和“派單”打下了一個幾十億元的市場。但是,更多的企業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去開拓鄉村市場,但“啟而不動”的現象並不少見。
我國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二元結構,造成了城市市場和鄉村市場的巨大差別,這種差別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會一直存在,這就對企業下鄉提出了挑戰。這其中,產品策略或者說觀念上的失誤是一個關鍵。
通常而言,鄉村與城市在消費時間上存在一個時間差。據有關專家分析,我國鄉村與城市之間的消費差距約為十年,也就是說城市市場十年前消費的主力商品是現在鄉村市場消費的主力商品,城市市場現在消費的主力商品將是鄉村市場十年後消費的主力商品,這是一個大致的規律。但是,如果缺乏對鄉村居民消費需求、消費結構、消費特征的研究,以農民在消費時間上具有相對滯後性為由,簡單的將在城市滯銷的產品銷往鄉村市場,其結果注定是失敗。
進軍鄉村市場的三個關鍵點
企業推向鄉村市場的產品必須擺脫城市市場產品的“窠臼”,注意其差異化研究,使產品適銷對路。
首先,要把握鄉村消費者的消費特點。農民對購買的商品一般要求經濟實惠、經久耐用、價格便宜、使用方便,不追求高檔次、享受型的時尚消費。鄉村消費者對產品的個性化要求不是很強,對附加功能、工業設計等不是特別強調,而更加注重於產品的本質,更加注重產品本身的物理性質表現。因此廠商要運作鄉村市場,在產品設計上就不能太花哨,盡量把“多餘”的功能去掉,特別突出產品的實用性,直接體現功效性。這樣去設計產品,一方麵是迎合鄉村消費者的消費特點,一方麵也能夠把產品的價格降下來以匹配鄉村消費者的購買力。當然,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
第二,要充分考慮鄉村市場的實際狀況,針對鄉村消費者獨特的需求,針對性地開發產品。比如,舉例來說,對於很多農村消費者對簡約外形的手機並不是很青睞,喜歡更多的裝飾;喜歡金屬外觀的產品,這不僅意味著高檔,也表示更耐用;農村地區空曠,戴耳機聽音樂的人少,與其配個好的耳機不如將手機喇叭做的更悅耳響亮;農村地區對信號的要求高,藍牙等功能使用率低,很多山寨手機之所以能夠在鄉村市場大行其道,並不隻是低價,很多所謂的大品牌也有相當數量的低端手機,能夠充分迎合鄉村消費者的需求是很多山寨手機在鄉村市場成功的根本。
海爾在這方麵做得就比較到位。鄉村消費者的電腦知識相對城市消費者而言較為缺乏,海爾就在電腦產品中增加了快速上網、一鍵恢複、一鍵殺毒、手寫輸入等迎合鄉村市場需要的功能;鄉村消費者購買電腦的目的除了通常的娛樂外,非常關注致富、醫療等信息的查詢與學習,海爾就在其電腦中開發了農技致富信息、學習教育、娛樂和醫療等四個信息平台;鄉村基礎設施相對落後,電壓不穩、防雷設施也不齊備,海爾的電腦就采用了寬壓設計模式,增加了防雷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