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除顧客惰性,激發消費熱情(2 / 2)

在我的勸說下,老板當天晚上就把漂亮的台階給拆了,然後墊了點土,用水泥鋪了一個比原來更長更平的斜坡。

幾天之後,奇跡發生了,小店的生意逐漸恢複了,半個月以後,這個翻修後新開張一個半月的小超市,生意又恢複到了裝修前的水平,而且隨著過路散客的日益增多,2個月之後生意遠遠超越了原來的水平。

基點:別給顧客添麻煩

長久以來,無論是我們所處的環境還是所受的教育,懶惰都是被人們鄙視和嘲笑的對象。其實,人們並沒有發現懶惰背後的事實。懶惰一度被人們鏈接到性格甚至道德人性範疇,其實不然,懶惰隻不過是心理障礙或者潛意識思維的一種表現罷了。這種心理障礙或者潛意識思維有點類似抑鬱,是在壓力麵前一種退縮的表現。這裏的退縮不是膽小的意思,而是心智思維的一種退縮,為了保護自己內心不受到傷害或者額外的勞累,為了最不敢麵對的境況重新經曆一次而產生的退縮。實際上,人們很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個人不退縮,他的精神很可能就崩潰了,他這樣保護自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反映在商業上,顧客的購物心態其實跟惰性關係非常大,我發現很多人在購物時因為需要自己多走一步或者多做一個動作而情願取消了購物行為。

2005年,我在東莞策劃一個保健品項目,因吃住在當地,便在企業老板的引薦下認識了一個國內菜食品品牌的區域代理商張老板,張老板聽說我有與眾不同的商業策劃思維,便求教於我。一次,我們在喝茶時他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在當地最大的“卡買隆”超市裏的產品一直沒有產生大量的銷售,有一段時間幾乎處於僵死狀態,也就是說貨架上的產品大部分時間沒有銷售。張老板已經接到了超市方麵的通知,如果這樣的狀況繼續下去,下個月就將淘汰出局。

我讓張老板帶我去了一趟超市,視察了他的產品貨架,立刻發現了問題的症結。我對一旁的張老板建議道:去向超市主管部門申請,將商品的貨架往下移動一格。張老板問我為什麼?我說很明顯,你的產品貨架太高,一般要高於173cm的個子才能伸手拿到產品,否則需要踮起腳尖才可以接觸到產品,而這個產品購物的核心人群是女性,女性的平均身高一般在163左右,正常情況下她們是無法伸手夠得著產品,如果確實需要這個產品,那麼她們就必須踮起腳尖伸長手才能取下產品,但人們潛意識中的惰性思維使得她們的行為有所改變,轉而去尋找可以取代這個產品的其他商品了。

不會吧?張老板一臉的迷惑,僅僅就這麼10來厘米高度,顧客就不願意付出一點點努力,去獲取生活需要的商品?我笑了笑說,是的,人的惰性有時候是很微妙的。

後來張老板通過與超市進行協商,終於同意將產品的貨架擺放往下移一格,而幾天之後,張老板的產品開始了動銷,而且銷量非常可觀。張老板對區域內的所有商場超市的產品貨架進行了調整,結果所有的終端都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有超市購物體驗的人都知道,有時候僅僅因為一點點的附加努力和一點點的等候時間,我們就會放棄對某種產品的購買行為。譬如收銀台前排隊等候的人太多,你可能會放棄手裏拿著的一瓶飲料,轉而去附近的小商店裏購買;還有你剛走出超市大門,發現你漏買了明天早餐用的牛奶,擺在你麵前的是兩種狀況:一是再次返回超市買回牛奶,但必須忍受一段時間的收銀等候;二是明天的早餐幹脆不喝牛奶,或者到住宅附近的小雜貨店裏購買。幾乎有90%以上的人會選擇後者。這樣的結果再次證明了人類惰性在某些時候的彰顯性。

科學證明,人類的行為受大腦思維的控製,什麼樣的思維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正常的思維人類都能自我控製,隻有潛意識思維無法控製。

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如果你邀請異性朋友吃飯,通常會把約會地點選擇在離自己相對比較近一點的場所,而被約的女性也很希望你最好去接她過來,有時候你可能覺得這樣專門過去接太麻煩:不是太遠,你打車過來吧!但對方卻可能因為自己還要叫車過來就此取消約會,這些最終出現的意外行為,其實都是潛意識思維中的惰性使然。

在商業行為中,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和挖掘出顧客在購物時微妙的潛意識思維,以及潛意識思維中的購物惰性,我們就會預先想辦法解決這些購物障礙,從而激發顧客更積極的購物心態。像文章開頭的小店台階和超市貨架的高度,都要考慮好顧客購物時會怎麼想?然後進行適當的調整。

張老板一臉的迷惑,僅僅就這麼10來厘米高度,顧客就不願意付出一點點努力,去獲取生活需要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