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鄭鈞:我隻要聰明的錢(1 / 3)

唱搖滾、養藏獒、玩高爾夫,練瑜伽……鄭鈞每每都成為個中高手,現在他正裹攜他的動漫雄心,向我們展現他的另一麵——兩人。

昔日那個桀驁不馴、真誠表達自己的歌手鄭鈞,現在的身份是北京漫動時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創意總監。他現在正在做一件中國動漫產業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投資3000萬美元,拍攝一部“中國創造,好萊塢製造的”3D動漫電影《搖滾藏獒》,影片以英文配音,預計在2011年的暑期檔或者複活節檔期全球公映。

拍一部動漫電影,並且動用千萬資本和好萊塢的力量,這個看似略顯傳奇的舉動並非是鄭鈞的快意一搏。在此之前,他已經關注動漫行業三四年了。而鄭鈞這個玩搖滾的歌手怎麼和動漫結緣,還得從頭說起。

與漫畫結緣

所有的童話故事都有一個看起來有點兒悲慘的開頭。2007年,鄭鈞離了婚,女兒快10歲了,有時候跟著他一起生活。鄭鈞想做個好父親,可他拿女兒沒轍。女兒喜歡看日本漫畫《網球王子》之類的。當爹的想要表示反對,可被女兒一句話就噎了回來——根本找不到好看的中國漫畫。

於是,他醞釀著為女兒創作一部漫畫。鄭鈞從小學畫,高考時差點進了美院。早年在北京的時候,閑暇時也曾坐在自己的酒吧裏畫畫打發時間;而講故事的能力與文字的才情在其小說《菜刀溫暖》中,可窺一斑。因而畫漫畫於他也不是多難的事。

故事的原型,就是他們家的藏獒麥頭(metal)。它一身腱子肉,體壯如泰森。有一天,它隨著金屬樂隊的音樂怒吼時,鄭鈞被驚呆了,麥頭能玩搖滾!於是鄭鈞就以麥頭為原型,他每天晚上給女兒講一段故事,白天再畫出來。

他喜歡西藏,十幾年前唱《回到拉薩》出名。他喜歡狗,家裏養了三隻。他喜歡搖滾,其中一隻狗的名字就叫做BONO。這三個元素湊在一起,就有了《搖滾藏獒》的故事。這個故事裏有鄭鈞自己的影子。它講的是一隻來自單親家庭的藏獒獨自在北京闖蕩,最後組建了一支狗搖滾樂隊,並在歌壇獲得成功的故事。

要玩就玩大的

《搖滾藏獒》的漫畫書於2009年1月出版,這對鄭鈞來說,類似於一句“阿裏巴巴”的咒語,一扇門在瞬間就那麼打開了,接下來事情的發生遠遠快於他的想象。“最初以為要出兩本、三本,才會有人關注,接著拍電視、電影”。但第一部出版後不到一個月,日本最大的動畫公司、曾出品過《娜娜》和《死亡筆記》的Madhouse就找上門來,希望能把它拍成電影。緊接著,美國一家動漫製作機構也找鄭鈞談合作。同時,還有很多中國國內的動漫基地,也在動這個腦筋。

“他們都覺得這個本子太牛了。”鄭鈞轉述業內人士的意見時,會用一種興奮的語調模仿道:“西藏文化、搖滾、狗,這些元素太吸引國際市場了。

日本的madhouse,讓鄭鈞輾轉難眠了好幾天。“他們的動漫製作精良、發行渠道又全部是現成的。”鄭鈞思考了很久,還谘詢了在商界打拚多年的哥哥的意見。鄭鈞的哥哥是一個房地產商,他告訴鄭鈞:“一般的生意人,隻要有25%的利潤就會毫不猶豫的把項目賣出去,你必須學會這一點。”

但最終鄭鈞還是決定自己做,“我不是一般的生意人,我希望自己的眼光能夠長遠。”“我不想把知識產權全盤移交,希望能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的膽子很大,我要玩就玩大的。”鄭鈞不想複製國內現有動漫公司完全基於本土的製作之路,他誌在好萊塢。

“我要做一個新的模式,”鄭鈞說,“中國人擁有所有的知識產權,去美國雇傭好萊塢最優秀的資源幫我們進行前期製作;中期在印度或者中國做,比較便宜;然後我再拿回好萊塢做發行。”在鄭鈞看來,在中國的動漫業,“這是一件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鄭鈞表示這個想法“是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完成的”。“我發現,動漫行業在中國完全沒有形成氣候,一直處在一個代工(OEM)狀態。簡單說,就像總是給阿瑪尼、範思哲貼牌的中國服裝廠一樣,因為沒有知識產權,行業中總有一環沒有打通。”他發現,在中國,動漫這個行業長期以來缺少重量級玩家。即便“喜洋洋與灰太狼”在商業上的成功有其價值,但如果以美國或日本動畫的水準來看,製作質量實在算不得好。“中國的動漫甚至都不能說是朝陽產業,隻能是晨曦產業,剛剛露出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