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鄭鈞:我隻要聰明的錢(2 / 3)

“中國創造,好萊塢製造”是中國的動漫業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這在許多人看來也是不太可能的事。但鄭鈞是個喜歡夢想,也善於將夢想實現的人。當年,他是第一個把搖滾唱到西藏的人;在大學玩樂隊時,他是唯一一個相信音樂並付諸行動的人。作為回報,鄭鈞的這些夢想都成真了。

但鄭鈞這次的夢想能否成真,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資本,一個是好萊塢。

隻要聰明的錢

前前後後,鄭鈞見了不下十個投資人,各行各業的都有,還包括幾個煤老板。這個過程叫鄭鈞有點兒別扭。在音樂領域,他是位爺,已經很多年沒人給他提意見了。現在進入商業領域,他卻需要像個小學生一樣放下身段,接受別人的意見。

“好萊塢憑什麼會認同你這部電影?”在見到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鄧鋒以前,鄭鈞被各路風險投資人這樣問了N次。

不過,鄭鈞麵臨最多的質疑還是,“作為一個搖滾歌手,這事你是認真的嗎?靠譜嗎?”

最先找到鄭鈞嚷嚷著要投資的人,居然是一個煤老板。“他提了一袋子錢,專門坐飛機趕到北京來”,開的條件也極其優厚——“隻管投錢,基本不會太幹涉公司的運作。”

鄭鈞迅速拒絕了這個山西人,“因為,我隻要聰明的錢。”

其實,鄭鈞既不是個商業白癡,也不是個做玩票買賣的明星,他一直就在商海裏練著遊泳呢。他大學的專業是工業外貿,他的大學鐵哥們如今全是生意人,他的哥哥是個房地產商人。這麼多年來,鄭鈞身邊一直有一個有一定質量的商業圈子。這麼多年的商業洗禮,讓他很清楚的知道他要找的是什麼樣的夥伴。

最終,北極光創投總經理鄧鋒、新東方起家的徐小平和鄭鈞站在了一起。

鄧鋒對於鄭鈞的評價是:“這是一個非常具備創業素質的人。因為任何一個風險投資人,一開始都會用非常挑剔的眼光來看待一個項目。我發現鄭鈞完全沒有被這些打壓嚇倒。”

而鄭鈞自己的解釋是,遇見鄧鋒時,“我已經被盤問過很多次,有些問題的確把我難倒了,我就回去研究。等見到他時,我其實已經很成熟了。”

鄧鋒和徐小平帶給鄭鈞的不僅僅是資本,也不止是資源、經驗和人脈,更為重要的是,他們使鄭鈞一開始就擁有一家高起點的公司,目前公司有四個下屬的項目公司:電影公司、電視片公司、新媒體動畫片公司和製作公司。這些項目公司都分別有專人管理。電影項目計劃周期兩年,以中國、亞洲和歐洲市場收回成本,以北美市場盈利。電視片項目計劃做100集,一年收回成本。此外,公司聘請了專業公司提供其他環節的服務一財務、衍生品、製作、預算和宣傳。以法律服務為例,漫動時空在成立之初就請了3家頂尖律師事務所,一家負責法務和融資,一家負責商標注冊和產權保護,還有一家美國的,負責和好萊塢的合約。用徐小平的話說就是,“必須要想辦法了解美國人的思維。”

鄧鋒還向鄭鈞推薦了一位女強人王曉梅,出任公司首席執行官。這位職業經理人曾和美國人做過十幾年生意。

“如果說我們是一個搖滾樂隊的話,我就是主唱,負責大方向掌舵和創意。CEO在美國的電影公司有過7年工作經驗,敢打敢拚,執行力很強,就像是吉他手。鄧鋒是貝斯手,他能夠保證公司在一個穩定的水準上前進。徐小平很善於鼓勵人,像是個鼓手。我們英語都很好,我們具備了所有的元素。”

向好萊塢輸出文化

到好萊塢去。這是鄭鈞吸引投資人的理由,也是投資人謹慎觀望的理由。有了資本的鄭鈞,就有了和好萊塢對接的勇氣。

2009年5月,鄭鈞在光華路的一座寫字樓租了辦公室,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注冊了知識產權,把目標指向好萊塢。一開始,鄭鈞召集公司同事開會,一說起好萊塢,大家都一頭霧水。但他仍然非常堅持。“中國人老是賣給外國人T恤衫和電器,能不能也輸出一下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