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伽藍湖詩會(2)(1 / 2)

眾人閑聊之餘雨師綺的貼身丫鬟纖纖端上煮好的清茶,天青色的瓷盞中盛著碧綠的茶湯,幾片柔嫩的茶尖漂浮其中更增幾分雅致,嫋嫋茶香醉人心神......盞茶時間便有忙客送上士子的詩作。

文錦放下茶盞微笑道:這麼快就有新作,有點意思,沈兄咱們瞧瞧?

沈子嶽亦放下清茶道:瞧瞧......

二人從忙客手中接過士子的新作看了一下不由雙雙皺眉,而後沉默著把手中的作品遞給眾人傳閱。待傳到楊瀾手中她急不可耐的看了幾篇也是秀眉微蹙。沈老看在眼中啜了一口茶水問道:丫頭,如何?

楊瀾取出其中一篇卻是一闋詞牌為《太常引》的新詞,而後輕輕讀了出來:太常引.洛陽夜思 雲間孤月清輝冷;夜下洛陽城;千般相思意,都訴於,畫樓東風。無端愁思,無憑心緒,癲狂少年夢。應笑我多情,辜負了,韶華匆匆。

楊瀾是宰相之女,楊家也是書香世家,作為書香門第培養的後代楊瀾自然是一副大家閨秀的風範,此時輕聲讀著這首小令其絕佳的氣質美妙的聲線,倒也為這首不怎麼出彩的小令增添幾分秀色。讀罷之後,楊瀾點評道:此令倒也算得上寓情於景隻是過於矯揉造作,有些無病**。算不得佳作。

“嗯,倒也中肯,其他幾首呢?”

楊瀾又取出一副作品,還是一首詞,卻是《破陣子》而後繼續讀道:破陣子.秋嫋嫋燕子歸去,婷婷池中蓮蓬。寒雨初至白露降,日暮蟬鳴葉始零,古柏依青鬆。醉裏情殤朱顏,寥落幾點寒星。無盡相思催人老,數盞清茶一青燈,焚香夜誦經。

“這首詞上闋倒也有些味道,下闋卻是敗筆,與方才那首太常引一樣,亦是犯了無病**的毛病。”還有這首和破陣子.冬 才歎百花凋落,繾綣又至嚴冬。風中枯葉三四片,枝頭寒鴉一兩聲,寥落望孤星。昨日浮華種種,恰如黃粱一夢。莫道情深無限好,卻有銘心刻骨痛,長嗟淚縱橫。這首詞毫無吸引人之處,矯作更甚!她看了一下署名一個是馬文才,一個是費塗秉,另一首卻是一位名叫關冰伊的士子所做,輕歎一聲放在一旁茶案之上。

翰林學士,白馬書院院長盛少安疑惑道:怎地送上來的都是小令卻沒有詩,難道現在的士子到了這般地步了麼?

旁邊一位翰林學士也皺眉道:小令隻是閑暇誦讀品玩的東西,登不得大雅之堂,但在士子之中卻很是深受追捧且愈演愈烈,這樣下去可就不妙了,文老沈老,您二位怎麼看?

沈子嶽似是沒有聽到他的問話,穩穩的喝著茶,那學士也不在意,知道老先生是在沉思便把目光投向文錦。文錦見狀便放下瓷盞不答反問道:填詞之道於科考毫無幫助卻還是在士人群體之中盛行,諸位可曾想過這其中的因果麼?

那翰林學士亦是科舉出來的精英,肚子裏若是沒貨哪能坐在此列。他沉吟片刻道:曲子詞源自市井,所以早期的小令多是不和韻律的俚語鄙言長短不一的短句,在唐時便已出現,隻是從未見於科舉,故不曾被重視。但卻能流傳百年不衰,我想當與眼下詩路達到瓶頸有關。

沈子嶽眼睛一亮插口道:嗯,有點意思,繼續說!

那學士又道:填詞格律雖不似寫詩嚴謹,但亦有其獨特之處,其魅力在於可以配樂而唱,進而更利於自身情感之抒發。其三,方今天下承平日久文人士子多流連於青樓歌肆,而這些地方的歌姬最愛唱的便是這些長短之句,士子們投其所好也愛填寫新詞取悅歌女。

文錦擊掌讚道:不愧是翰林學士,能看的這般透徹,諸位也知詩在唐時花樣便被玩盡,吾輩在如何努力也隻能望其項背,所能做的隻是獨辟蹊徑,但如今情況我等所做的諸般努力也隻是錦上添花而已,不如放下執念提倡填詞說不準還能達到勘與唐詩比肩的成就。

眾人聽後眼睛無不發亮,勘與唐詩比肩那得是多大榮耀,在座諸人均是飽讀詩書之輩,雖有功名之心但最大願望還是做學問,要不然也不會呆在書院,翰林院,國子監這些學術氣息濃厚的地方了。

盛少安道:如此甚好,所謂堵不如疏,填詞之風是堵不住的與其糾纏於此不如另走新路,況且我朝太祖也愛填詞吾等也算是遵循太祖之路之人呢,這幾位學子的新詞雖算不得佳作,但為鼓勵創作我建議給他們一個三等的獎勵,諸位覺得如何?

“也好,隻是百年來來所提倡文以載道就這麼不了了之,真是遺憾呢沈子嶽黯然道。這麼突然的決定眾人事先都沒有準備,這時仔細一想卻是有些心思難書,不過他們更沒想到的是這一在歌姬船艙中所做的突然決定直接影響後世天朝文學的發展動向,後人把填詞推向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巔峰,在文學成就上不輸於任何一個時代,並在中華文明史上呈現出光輝燦爛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