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除卻長安、洛陽及後起之秀北京,金陵是最具人文色彩的古都了。關於她的傳奇太多太多,雖然此時的王都在洛陽但更多的人青睞的卻是金陵。太祖開國之初曾對國都定在何處這一問題舉棋不定,這是殺伐果斷的蕭南軒很少遇到的情況。
起初曾言定都於長安,那是每個開國之君首選之地,自從見識過金陵之後,蕭南軒便再也不舍得離開此地,於是便決定定都金陵。也許是太美太繁華,天下人都想得到此地。當時雄踞西北天狼國主便曾幾度出兵進犯,誓要把金陵變為自家之地。可惜他的對手是蕭南軒,直至他最後死亡的那一刻也未能完成心願。
這位之所以如此執著便是因為他年幼之時曾有幸來到過金陵。那時候他尚是一個小部落中的少主,追隨商隊來到魂牽夢縈的長安,見到之後卻失望透頂,那個駝隊中故老相傳的夢境之城到處是殘垣斷壁,衰草連天。
這是長安麼?他疑惑的問駝隊的老首領,老首領用充滿智慧的眼睛看著他道:這裏就是長安,在以前是很繁華的,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個城市能與她相提並論,可惜卻被無情的戰火焚毀,若是你想知道當時這裏有多繁華可以從這裏出發一直往東南前進,尋找一個叫做金陵的地方,那裏到處都是黃金美玉,那裏美酒比雪山上的湖水還要甘甜,那裏姑娘的眼睛比草原的星星還要明亮,她的繁華一點也不會輸給古長安。
那一次來自草原的少年帶著無比的遺憾回到了自家的帳篷,第二年少年迫不及待的與商隊一起進入中原卻沒有隨商隊回去,他朝著老首領說過得方向一直向東南走去終於來到這個叫做金陵的地方,那一刻他的靈魂都被這裏深深的吸引,他暗下決心此生定要在此成就一番事業,於是十幾歲的少年便在金陵長久的居住下去。
他學漢話,吃漢餐,穿漢服,行漢禮,讀漢書,十幾年過去了他都快懷疑自己成為漢人了卻從草原傳來消息部落老首領他的父親快要不行了,自己要回去接管不多首領的位子,於是他帶著無比的遺憾與留戀離開了金陵,之後僅十年時間他用從金陵學到的知識迅速統一了大半西北草原,建立一個無比強大的天狼國。
但草原金帳的溫暖與奢華也未讓他忘記那個叫金陵的地方,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那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而此時卻有消息傳來,中原有個漢兒起了兵,奪去了幽燕的王權還定國與金陵。這位草原的霸主一刻也忍耐不住了,金陵,那是我的......於是他數度興兵南下,卻都被打回,而距離最近的一次才到歸雁關,那裏離金陵還太遠太遠。
此後數年那漢兒蕭南軒不但沒有安分的呆在金陵反而發兵征討天狼,自己領兵打退了他一次卻沒能打退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他也沒能閉上眼睛,目光一直望著東南方,因為那裏有個地方叫金陵。
蕭南軒沒能忘記第一次征討天狼失敗的恥辱,他認為金陵的美酒美景把自己的軍隊浸染的太弱了,還是回中原吧,那裏有個叫洛陽的地方,曾是幽燕的陪都,居天下之中無論是攻是守都有龐大的回旋餘地,而金陵戰略大後方畢竟是小了點,於是僅僅做了五年王都的金陵便被放棄,洛陽成了新寵,至於長安則成了一個沒落的貴族,百年間一直在沉睡。
金陵王哈哈一笑道:子玉,有時候孤王真的很懷疑你的年齡,你真的隻有十五歲?
黃子玉微微一笑道:這些都是先生講古的時候告訴小人的,小人照本宣科而已。
嗯,你的老師?周子昇麼?此人倒也是個人才,隻不過太過剛直最後卻被排擠出中樞,像他這種人是看不上我等的。
讀書人都是假清高,雖然此刻罵著朝廷黑暗,一旦被委以重任又會感激涕零呼天搶地稱讚其英明識人了。
哈哈哈,你這小子真是有趣,黃道一派你來正是明智之舉,若是來的是些說客,孤王定會把他們趕出王府。
黃子玉道:家父知道金陵王不喜說教先生所以才讓小人來金陵遊學卻非來做說客的。
哼,這是在孤王府中,沒有外人就不要如此謹慎了,你方才說了那許多金陵舊事其中之意本王自然明白,但本王卻不能貿然行事,這其中緣由你父親明白你也明白,本王不想多說,以後來我府上,這些沒甚用處的故事還是不要再講的好。
黃子玉暗罵無恥:明明是讓小爺開條件還說的這麼冠冕堂皇,方才自己罵讀書人虛偽,這金陵王比讀書人還虛偽。他道:王爺不用太過擔心,自古成王敗寇,李世民最後不還成為千古一帝了麼,這些時日我徹夜研讀《歸藏易》不曾有絲毫懈怠,至今日倒讓我猜出一些東西?
噢?有意思,快給本王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