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男孩從小生活在物質條件特別優越的環境裏,容易形成不勞而獲的思想,很多男孩往往會成為紈絝子弟。窮養男孩,並不是在物質生活上對他苛刻,而是通過教育讓他懂得生活之不易,培養他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勇於擔當的責任心,這樣他的將來才會一直富有。男孩窮著養,是父母對男孩一生負責的表現。
“男孩窮著養,女孩富著養”,是在中國流傳很久的一句極有道理的教子格言,已經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對這種傳統的教育理念我們該如何理解,窮養男孩又有何深刻的道理和內涵,無疑是每個男孩父母應該仔細思量的事。
對於每個男來孩說,無論是成長還是成熟,都需要自立自強,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需要麵對更大的困難,需要不懈的自我奮鬥。可以說,窮養男孩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讓男孩通過對窮困和艱苦的切身感受,對男孩意誌、品質、性格、心態的磨礪、鍛煉和培養給男孩帶來的價值。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過程,男孩極易養成揮霍的習慣,貪圖享受,脆弱無能,不負責任,不知人間真情。
香港巨富李嘉誠在教育子女方麵,就做得很好。他的兒子李澤钜和李澤楷雖然出生在大富之家,卻很少有機會享受奢華的生活。在他們小的時候,李嘉誠很少讓他們坐私家車,卻常常帶他們坐電車、巴士。
有一次,李嘉誠看到在路邊擺報攤的小女孩邊賣報紙邊捧著課本學習,就特意帶兩個兒子經過這個報攤,讓他們學習小女孩認真學習的態度。和學校裏那些大手大腳花錢的同學們相比,李澤钜和李澤楷甚至懷疑自己的父親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說的那樣富有。因為小氣的爸爸很少給他們零花錢,卻常常鼓勵他們楷勤工儉學,自己掙零用錢。所以,李澤钜和李澤楷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雜工、侍應生。李澤楷每個星期日都到高爾夫球場做球童,看著小小的兒子背著大大的皮袋跑來跑去,李嘉誠甚是開心。而當李澤楷告訴他,自己把掙來的錢拿去資助有困難的男孩時,他更是笑逐顏開。懂得了勤勞和獨立、懂得助人即是助己的兒子,是他想要的好兒子。他開心地對妻子莊月明說:“好!男孩像這樣發展下去,將來準有出息。”
當然,窮養男孩,並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憶苦思甜,讓男孩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讓父母減少對男孩的嬌生慣養、包辦代替,讓男孩從小多一些經曆、多一些鍛煉,培養他們堅韌、頑強的性格。
窮養男孩,就是要讓男孩過點“苦日子”。優裕的物質生活和給男孩大量的金錢,是葬送男孩的第一殺手。有人戲稱,男孩擁有大量的錢財,除了購回享樂、好逸惡勞、攀比之心外,還買回了囚車和監牢。經濟騰飛了,腰包鼓起來的父母們將錢用在培養子女上,這本無可厚非,可以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環境,但絕不能給他們太過奢侈的物質享受。
窮養男孩,就是讓男孩體驗挫折感。溫室裏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風暴雨的侵襲。含在嘴裏怕化,捧在手裏怕疼的愛子觀,會促使男孩意誌不堅強,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順心或挫折就走極端。挫折會激發男孩勇敢無畏的精神,積極麵對遇到的困難。作為父母,就必須讓兒子遭遇挫折,鼓勵其克服並戰勝它。
窮養男孩,就是要讓男孩學會承擔責任。責任是男人肩頭的“徽章”。因敢於擔當,不推卸責任,才讓男人更顯魅力。所以,父母對男孩要從小進行責任心的教育。讓他們未來能擔起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窮養男孩,就是要讓男孩學會獨立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萬事包辦”,這是育人大忌。很多大學生不會做飯,不會洗衣,不會疊被,這簡直不可思議。從大的方麵來說,窮養男孩就是要男孩懂得,凡事要靠自己。人的命運不是上天安排,也不是父母可以左右的,而是靠自己改變的。
你會教男孩嗎
古語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窮養男孩,就是要在艱難困苦中,讓男孩懂得命運要靠自己改變。如果讓男孩過早地親近“富”遠避“窮”,看似愛之,實則害之。所以,一定要讓男孩在必要的“窮”和“苦”中得到錘煉,懂得“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窮養男孩,實則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