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分完善和規範企業規章製度
對現行的規章製度進行整理,一旦發現與相關政策法規不相符的內容或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內容,要進行修改,確保符合規定,按規定辦事。在製度、修改或者決定有關職工利益的規章製度或一些重大事項時,應當改變企業領導通過會議加以確定的模式,而是通過職代會共同討論,提出可行的方案和意見。同時,還應當保留相關的製定程序和依據,或是告知職工的相關證明材料,如一些規章製度發放的記錄、學習的記錄等,以作為日後產生爭議的參考依據。
3.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施工企業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應當加強新的用工管理模式的探索,以保證主要的技術人員和骨幹力量的數量和質量,同時減少一般人員的使用。在操作中,可對非企業的主要技術力量的輔助工作崗位使用勞務派遣工,或者將部分工廠分包給具有資質的施工單位,從而有效控製直接的用工風險。
4.規範履行勞動合同
加強勞動合同的管理,對於考勤、技能培訓、獎懲記錄以及合同變更等資料,進行妥善的保管,並盡量取得員工的確認。對於薪酬發放問題,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克服短期的資金難題,以保證能夠及時支付基本薪酬;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尤其是一些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以對員工的合法權益形成牢固的保障,從而避免發生因員工發生工傷事故或重病時,企業需要支付大量資金的風險。
5.加強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民工管理
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深入到施工隊伍當中以了解其基本的生活狀況與心理狀況。將施工隊伍的生活環境作為標準化管理體係,加強施工隊伍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設,並定期走訪,通過多種方式,如隊伍點名、安全講話、文體活動等全麵了解農民工的需求,從實際上解決農民工的生活問題、心理問題,切實保障農民工的根本利益,從而防止不必要的問題的發生。
完善其可操作的規章製度體係。在進行規章製度的製定與修改時,應當征求廣大職工的意見與建議,特別是有涉及到安全、質量、獎懲內容時,更應當集思廣益,廣泛吸取集體的智慧,爭取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還要嚴格把關,履行內部報批手續,按照法律程序審查各條款,以有效控製法律風險的發生。
完善其可操作的規章製度體係。在進行規章製度的製定與修改時,應當征求廣大職工的意見與建議,特別是有涉及到安全、質量、獎懲內容時,更應當集思廣益,廣泛吸取集體的智慧,爭取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還要嚴格把關,履行內部報批手續,按照法律程序審查各條款,以有效控製法律風險的發生。
強化項目農民工培養工作。樹立“共贏”意識,從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入手,一方麵加強施工安全、施工技術訓練,保證堅實的崗位基礎,同時加強職業道德培養,全麵提高農民工素質;另一方麵,加強培養骨幹力量,學習實用技術。通過養用結合,實現人才結構的優化調整,從而更好的環節人力資源的供需矛盾。
加強過程控製。一方麵從源頭上加強對農民工的管理,加強住宿管理、定期點名、嚴格審查身份、年齡,並集體辦理暫住證,安排體檢。另一方麵,加強安全意識宣傳與勞動權益保障教育,可以通過安全教育、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在全體施工人員當中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的同時,保障農民工的知情權,即充分了解自動的勞動權益以及保障形式。
參考文獻:
[1]李伊,程靜,企業人力資源風險管理的流程和策略[J].管理方略,2011(11)
[2]張朝陽,建築施工企業項目部人力資源風險控製研究[J].學術探討,2012(4)
(作者單位: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