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倉儲與配送管理過程中教學實踐探析(1 / 2)

倉儲與配送管理過程中教學實踐探析

教育觀察

作者:朱俊麗

摘要:由於現代社會的經濟蓬勃發展,全球經濟已經走向了一體化,物流也逐漸的走入人們的視野之中。物流是指某個地方需要這個物品並且要將他運輸到那個地方去,其實也就是物品的流通。據統計,物流這項職業已經成為我國十二大稀缺性的職業之一,從整體來看物流師分為三種人才。第一種是管理人才,第二種是操作人才,第三種是規劃人才,既然我們國家需要這種人才那麼就應該大力的去培養。怎麼樣培養出這些人才就是老師的問題了。物流這門課程在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均有開設,教師在學校如何教導學生成為物流師我們就這個問題討論。

關鍵詞:倉儲與配送課程 分析教學 實踐方法

一、物流師的重要性

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狀況之下,貨物的倉儲和配送小到一個企業,大到一個國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它關係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有一名好的物流師可以幫助到企業的物品運輸,減少企業的後顧之憂。物品的流動是從供貨地發送到需求地,在這過程之中有很多的環節需要物流師去處理,去協調。物流可以說可能會影響一個企業的銷售貨源供應,在配送過程中如果貨物供應不上那麼企業就會遭受損失;也可能會影響企業在運輸方麵的預算,在運輸過程中物品的保管、儲存以及分配發送是至關重要的。

二、學習倉儲與配送管理過程的目的

倉儲與配送管理是整個物流過程的重點,教師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後學生的深入學習做鋪墊。《配送與倉儲管理》這本書在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物流專業中占的地位是比較重的,如何才能讓物流專業的學生成為這方麵的人才呢。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的理解倉儲與配送的重要性,這些東西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以後在這方麵的作為,然而要使學生怎樣能夠接受這些理念使之充分的理解就是教學目的。理解倉儲和配送的操作流程的重要性,掌握我國現在的倉儲和配送的技術和方法能夠讓貨物更快的流通,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這就是我們學習《配送與倉儲管理》的主要目的。

三、倉儲與配送管理需要學習的內容

倉儲與配送管理的內容多且複雜,包括準備貨物、整理貨物、發送貨物、貨物存放的保管、搬運裝卸、集裝箱裝載、儲存位置的管理、配送與倉儲的選址、倉儲的順序結構、運輸途中的路線、貨物放的方法。掌握這些尤為重要,隻要把這些東西都掌握好了,並且能夠靈活的處理和運用,那麼你就有成為一名優秀的物流師的基礎。

四、我國現製度的教學缺點

1.教學過程中的模式比較單一

由於我國的教學製度有一些缺點,其中一方麵就是隻注重文字片麵理論性的東西而比較不重視實踐操作,而且老師上課講的課程模式比較固定,基本是照搬照套,但恰巧這門課程的實踐操作性靈活性比較強。由於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物流這個東西也還在摸索階段,都是靠優秀的物流師去一步步的完善,在校階段學生自己學的東西也很多,教師發展的空間也很大,所以沒有一定的教學方法,不過可以借鑒國外的教學方法來改進以及完善我們的自身的不足,主要是以理論基礎為輔動手操作為主。現在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強,實踐操作可以培養他們的自己單獨操作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效果不明顯

雖然說現在的學生腦子靈活,但是對於專業性的東西接觸的還是比較少的,教師對於這些課程比較注重於照著課本給學生念,動手的東西比較少,而這門課程需要的是理解性動手性的地方較多。老師照搬書上的東西去教學是完全不能滿足的,這樣隻會導致學生生搬硬套毫無一點技術性可言,也培養不出企業和國家所需要的專業技術型人才,但我們國家這種人才是稀缺的。老師的教學至關重要,如果學生聽不懂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這就是白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