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實踐創新能力層
為使學生能夠適應現實社會,完成學校教育到現實實踐的順利交接,需要為學生創造與現實世界接觸的機會和平台。在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階段,我們通過開設專家課堂、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內容完成該部分的實踐教學。專家課堂主要是邀請酒店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來校講課,主要向學生講授酒店運營、酒店工作內容、員工成長路徑和個人職業規劃等方麵的內容,幫助學生對未來就業有清晰的認識。畢業實習安排學生到與學校簽訂協議的實習基地進行為期3—5個月的實習,實習結束後需完成實習報告,並由實習酒店的負責人為學生填寫實習鑒定表。畢業論文是學生對整個學習期間相關知識的梳理和觀點創新的環節,鼓勵學生創新性的思考,並能夠將理論論文的觀點運用到未來的實際工作中。
二、酒店管理“三維遞進式”實踐教學評價方法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對酒店管理“三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係進行評價。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它可用來處理複雜係統中難以精確化和定量化的問題,其基本原理是將複雜問題分解成若幹層次(如目標層、準則層、措施層)和若幹因素,通過比較因素的重要程度構造判斷矩陣,利用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和它所對應的特征向量,確定下層元素對上層元素的貢獻程度,從上到下逐層計算,最後得到基本元素對總體目標的重要排序結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層次結構模型的目標層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在該目標的指導下,設置三個準則,即B1=“基礎技能層”、B2=“綜合應用能力層”、B3=“實踐創新能力層”,然後針對每部分的實際情況,分別建立指標集B1={B11,B12…B1i},B2={B21,B22…B2i},B3={B31,B32…B3i},最終建立評價體係的層次結構模型。
2.確定權重,構造判斷矩陣
為了衡量下層指標對上層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需要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係數。因為實踐教學的最終受益者是學生,學生對實踐教學效果的好壞有最直接的感受;同時,酒店行業管理人員對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最有發言權;酒店管理資深教師作為酒店管理實踐教學體係的設計者,幾乎全程參與教學過程的實施,其觀點亦具有權威性。因此,實踐教學指標權重係數的確定應邀請學生代表、酒店管理人員、酒店管理資深教師共同組成打分小組,以此建立兩兩判斷矩陣。
3.確定判斷矩陣標度及其含義
在層次分析法中,為了使決策判斷定量化,形成上述判斷矩陣,必須根據一定的比率標度將判斷定量化。通常的做法是使用1~9標度法,即Cij={1,3,5,7,9,1/3,1/5,1/7,1/9},其對應的含義分別為{i,j兩指標同等重要,i指標比j指標稍重要,i指標比j指標明顯重要,i指標比j指標強烈重要,i指標比j指標極端重要,i指標比j指標稍不重要,i指標比j指標明顯不重要,i指標比j指標強烈不重要,i指標比j指標極端不重要}。
4.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即是要檢驗打分專家判斷思維的一致性,打分專家在判斷指標重要性時,各個判斷之間應協調一致,不能出現相互矛盾的結果。因此,為了保證層次分析法所得到的結論合理,還需要對構造的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在層次分析法中,引入判斷矩陣最大特征根以外的其餘特征根的負平均值作為度量判斷矩陣偏離一致性的指標,即CI=(λmax-n)/(n-1)。CI值越大,表明判斷矩陣偏離完全一致的程度越大;CI值越接近於0,表明判斷矩陣的一致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