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大眾化的實踐與探索
公共管理
作者:楊曦陽
摘要:馬克思主義既是科學的理論,同時更加重視理論的科學傳播。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現階段黨的一大曆史任務。在馬克思主義中,其教育理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因此,廣大的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大眾化更有切身的感受。研究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可以從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大眾化開始。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教育思想 大眾化 實踐
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貢獻有目共睹。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通過努力奮鬥得來的。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讓所有人民都能享受到大眾化的成果,讓所有人民都能成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踐行者。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之一,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大眾化已經得到了很好地實踐,本文就以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大眾化為例,分析論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我國的實踐。
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內容分析
黨的十七大報告及時科學地提出了社會主義的理論體係,並要求宣傳和學習這些經過曆史檢驗的科學真理,同時還指出要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研究也成為近幾年的熱門問題,雖然對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但很多學者和專家都對其基本內容有了共識。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至少應該包括其本質、內涵,大眾化的必要性、大眾化的方式等。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非常豐富,既有指導思想,也有非常重要的經濟思想,更有戰無不勝的軍事思想,同時還有影響了和正在影響著廣大人民的教育思想。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和教育在現代的國家競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現在黨大力倡導的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必然包括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大眾化,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大眾化的實踐更能體現出其成果的大眾化特點。
二、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發展概述
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中,雖然沒有像哲學、軍事思想有專門的著作出現,但不可否認,教育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觀點在馬克思主義的曆史發展中也有著明顯的交代。它是由馬克思、恩格斯首創,其後的列寧、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等曆代領導人進行了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一部分,同樣也有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毛澤東同誌教育思想中德、智、體幾個方麵全麵發展的教育思想,既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麵發展的學說深化和繼承,又對人的全麵發展給出了科學地量化。既強調了三者各自的重要性,更強調三者的不可偏廢的共同發展的思想。同時,毛澤東同誌還指出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必須培養一批“又紅又專”的專業人才,既要有較高的思想意識,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也要有專業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服務。鄧小平同誌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也提出了自己對教育的科學看法。他的教育為本的思想,直接突出教育的根本作用,揭示了教育的本質。他的“四有”新人的教育思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所需人才指明了培養要求,他的“三個麵向”的教育觀更為我們今後的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江澤民的教育思想結合時代特征,內容上更加豐富。“三個代表”中,先進文化的代表直接指向教育,隻有通過教育才能提高黨員的科學文化的素質,才能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的方向。科教興國的戰略,把當代國家之間的競爭的本質,以及發展國家的根本方式都概括在內,當然還有其注重對教育的創新,對教師的重視,注重職業教育以及民辦教育尤其是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等等思想,這些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當代,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更加重視教育的全麵性。注重對人的德育教育,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提高人的綜合競爭力,這都是根據新時期的時代特征而提出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