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搜索引擎的學術搜索及其影響(1 / 2)

基於搜索引擎的學術搜索及其影響

公共管理

作者:錢媛媛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學術搜索應運而生成為一個新的服務領域。學術搜索的出現,對文獻需求者、網絡資源整合模式、圖書館信息服務和學術出版和數據庫供應商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學術搜索 信息資源整合 信息服務

網絡技術發達使網絡學術資源越來越豐富,而如何對這座知識寶庫進行整合和索引,更加有利於廣大用戶使用,進而創造出巨大的社會效益,是圖書館等文獻聚合類機構所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遺憾的是由於資金、技術等各種條件所限,對網絡學術資源這座財富寶藏的整合與開發一直不夠理想。近年來,一些著名搜索引擎公司也在致力於將其開發成一個新的服務領域,學術搜索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簡單來說,學術搜索就是將網絡上大量的學術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後組成虛擬學術數據庫,通過對網絡上各種學術資源整合後利用搜索形式為廣大用戶提供查詢以及搜索全球學術科研信息,從而可以找到與搜索主題相關的論文、書籍、技術報告、學術文獻等網絡文獻資源。學術搜索和普通搜索的區別在於通過學術搜索平台可以把普通搜索中大量無用的信息進行過濾,更加有側重性、針對性找到相關的學術文獻。比如在學術搜索中搜索某作者姓名,得到的搜索結果都是為用戶呈現這個作者相關文獻發表的期刊名稱、期數、文獻主要內容甚至包括支付方式等全麵信息,而不會出現相關新聞報道。

目前常用的學術搜索引擎有Google學術搜索、百度學術搜索和微軟學術搜索等。Google學術搜索提供可以廣泛搜索學術文獻的免費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它找到眾多資料來源,包括學術著作、文章、技術報告、論文、摘要等。2006年Google學術搜索還擴展至中文學術文獻領域,並提供中文界麵,對於中文用戶來說更加方便,新擴展的數據來源包括萬方、維普等數據資源以及一些主要大學發表或公開的學術期刊等。百度學術搜索是百度旗下一個文獻搜索及獲取平台,通過和專業站點的合作收錄了上千萬篇的學術論文,以滿足用戶對學術資源的初級需求。通過它可檢索到收費及免費版學術論文,並通過時間篩選、標題、關鍵字、摘要、作者、出版物、文獻類型、被引用次數等細化指標提高檢索的精準性。在百度搜索頁麵下,會針對用戶搜索學術內容的兩類需求——精確查詢需求和泛查詢需求,呈現最恰當的展現形式。微軟學術搜索是微軟研究院2006年針對學術期刊搜索市場推出來的搜索新產品,目的是為用戶提供可信賴和權威的學術內容,它為用戶查找學術論文、國際會議、權威期刊、作者和研究領域等提供了一個更加智能、新穎的搜索平台,同時也是一個對象級別垂直搜索、命名實體的提取和消息、數據可視化等許多研究思路的試驗平台。

學術搜索引擎的出現,對文獻需求者、網絡資源整合模式、圖書館信息服務和學術出版和數據庫供應商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一直以來,學術資源都是以發表在各種學術期刊上為主,集中收集在各類學術期刊數據庫中,這為用戶快速查找所需資料提供了極大便利,但想要獲得必須通過購買的方式,還得承擔高額費用,並不是普通學術需求者就可以購買得起的,目前主要都是以集團購買為主。而有了學術搜索後,用戶可以更加便利和快捷的查找到所需學術信息,尤其是Google學術搜索可以了解到全球範圍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學術搜索的部分免費功能為更多用戶提供了使用信息資源的可能,尤其是對於所在單位沒有訂購相關的數據庫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通過學術搜索還可以找到一些“非在線”的文獻,比如愛因斯坦的很多作品並沒有上線,但是因為被眾多作者引用後卻能被人熟知。學術搜索比整合之後的數據庫的優勢還在於,它還可以通過搜索平台可以很快找到一些作者放在個人主頁中的最新文章和資料,而無須等待文章發表後再上傳到數據庫之中。搜索引擎涉足到學術搜索領域後,對於廣大用戶來說就多了一個除圖書館、數據庫中心等傳統方式的新的檢索選擇,多了一個新的信息來源,多了一份全新的檢索體驗。其次,學術搜索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圖書館整合和數據庫商整合的兩種模式,圖書館整合一般需要政府大量的資金投入,建成後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維護,數據庫商整合由於在資金、技術方麵具有比較優勢,但它們采用市場機製的運作方式,為整合後的學術資源提供的是有償服務,對於用戶來說一般有會員製和集團購買兩種方式。而學術搜索的出現提供的是一種免費服務,憑借著搜索公司背後的強大的財力和技術優勢向全世界提供學術資源搜索服務,搜索公司通過免費服務吸引更多的用戶,來增加廣告利潤,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第三,對於圖書館信息服務來說,不能僅僅滿足於通過收集購買文獻來滿足學術信息的需求,必須不斷開拓各種個人主頁、博客、論壇等豐富的第二學術資源。學術搜索的出現對圖書館傳統的知識聚合和傳播服務提出來新的挑戰,需要不斷開發技術,適應未來學術資源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趨勢。最後,對於數據庫供應商來說,必須轉變營銷模式,轉變過去指針對大用戶、集團用戶的特點定位,考慮如何兼顧到零散的個人用戶,從而為數據庫之中的學術資源走向社會大眾發揮更大的社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