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國際友好城市發展研究
公共管理
作者:關健
摘要:國際友好城市(也稱為姐妹城市)早已是國際城市間建立聯係與合作的普遍方式。中國的國際友城交流活動已經開展了40年,是國家整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的主要渠道,也是我國公共外交和民間外交的重要載體。西寧市開展友城活動起步晚、時間短,從質量和數量上都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本文首先概述我國友城工作的起源、發展曆程。其次,介紹西寧市友城發展的過程,從中總結其特點與成果。最後,就西寧市國際友城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更好地推動和促進西寧市國際友城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友好城市發展曆程對策與建議
國際友好城市(或姐妹城市)是指兩個國家的地方政府(省、州、市、縣)之間,為了加強友好合作而通過協議形式建立起來的一種固定的國際聯誼和合作關係。50年代起,一些國家的中央政府支持本國地方政府發展與國外對應的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國際友城交流最初開始於西歐國家,法國和德國最早建立起友好城市,之後便成為了世界上擁有友好城市數量最多的兩個國家,僅1998年,兩國就有了3000對以上的友好城市。友好城市的功能基本都是促進兩地間經濟發展,推動兩地人民間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
一、我國友城發展曆程
1973年至1978年是中國對外友好活動的探索時期,與日本建立了6對友好城市關係。1972年,日本神戶市提出希望能與中國的一個城市建立姐妹城市關係,周恩來原則同意後,交由中日友好協會辦理此事。由於不好區分誰是姐,誰是妹,所以周恩來建議改為“友好城市”。1973年,天津市與神戶市結為友好城市。自此,中國的國際友好城市交流活動正式拉開序幕。1979年至1990年,我國的友城工作發展較快,友好城市達到365對,交流活動擴展到經濟、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1983年首次在北京召開了友好城市工作會議,為今後友城工作健康、有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1年至2002年是穩固發展的12年。共有740多對友好關係建立。原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曾說過:“友好城市活動是對外友協重要的工作領域,就是直接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國際友好城市的發展是國家改革開放和發展的需要,是地方政府開展對外交流活動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互相了解、建立友誼的橋梁。到2014年3月27日,我國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台灣省及港、澳特別行政區)和439個城市與五大洲133個國家的463個省(州、縣、大區、道等)和1439個城市建立了2106對友好城市(省州)關係。
二、西寧市選擇友城的原則
西寧市作為西部欠發達城市,如何正確選擇友好城市,利用友好城市的優質資源為西寧服務,也是友城工作的重中之重。
1.慎重選擇國家政局穩定的地區或城市
國家的發展是建立在政局穩定的基礎上,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都得益與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定。“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就是強調穩定之於發展的重要性。有些國家由於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失業率高、政府不注重民生等問題使得人民對政府不滿,最終導致國家政局動蕩。西寧屬於欠發達地區,對外交往活動較少,經驗不足,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如果與國家政局不穩定的地區或城市建立友好關係,根本無法預估將來的後果和風險。所以,選擇國家政局穩定的地區或城市建立友好關係是首要原則。
2.選擇與西寧市經濟結構相似的地區或城市
西寧市屬於西部欠發達地區,很難與其他國家的一些經濟發達城市或地區建立友好關係,選擇與我市經濟結構相似的城市或地區建立友好城市利大於弊。例如,西寧市與尼泊爾帕坦市(拉利特普爾)於2013年結為友好城市,兩地都屬於欠發達地區,但雙方在宗教旅遊和民族手工藝方麵都具有較好的基礎。尼泊爾商人計劃投資4000萬人民幣在西寧建立唐卡、佛像、宗教旅遊商品加工基地,還打算把中國西部最大的尼泊爾商品批發基地建在西寧。西寧市部分國際旅行社也與尼泊爾帕坦市旅遊機構開展了旅遊客源互換等方麵的合作。由於經濟結構相似,拓展了友城間的交流領域,互相借鑒成功的管理經驗,共同學習,解決雙方共同麵臨的問題。由於經濟結構相似,可以互派同一產業的人員進行學習交流,共同提高技術水平、管理能力,這種方式比單純的招商引資更能夠加速友城交流對本地區經濟的促進和發展。
3.根據西寧市的發展需求,積極發展有潛力的友好城市
先沿海後內陸的開放過程,以致我國的欠發達地區主要集中在內陸地區。信息不暢、交通不便、專業人才不足也是欠發達地區開放程度不高,國際交往能力低的重要原因。西寧市注重與友城的優勢互補,尋找可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國際友城,廣泛發展西寧市與友城間各領域的友好交流合作。例如,2011年,西寧市與美國猶他郡簽訂了締結友好市郡意向協議。雙方在環保、科技、教育、人才培訓等多領域開展的交流與合作。2013年,為了兩地政府和企業間的全麵合作,雙方計劃建立猶他-西寧聯合經貿平台辦公室,為兩地企業提供信息谘詢和指導。平台的建立將拓寬西寧市對外經貿交流的渠道,更進一步的滿足西寧市對外經貿交流的發展需求。
三、西寧市友城工作成就
近年來,在西部大開發和西寧市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的大背景下,按照“地方外事工作要服務於全國總體外交,服務於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於國家安全”的總體要求,西寧市積極開展了對外友好交流、國際友城締結、引進國外智力、技術、資金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