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4~36個月寶寶生理發育狀況
身體發育狀況
寶寶已經能夠根據物品用途來歸類了,比如什麼是吃的、穿得、用的、玩的等,這說明寶寶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已經初步具備。現在寶寶的基本動作已經非常敏捷,走路、站立、跑步或跳躍已經不需要集中精力了,相反,踮著一個腳尖走路,並努力保持靜止狀態,倒是寶寶經常挑戰的,他可以單腳站立保持平衡了。
寶寶的空間感提高很快,能成功地把水和米從一個杯中倒入另一個杯中,而且很少灑出來。寶寶現在已經能自己開關水龍頭洗手洗臉,吃飯時樂於為別人夾菜,這都是寶寶自立行為的體現。
2 34~36個月寶寶的喂養方法
怎樣喂養3歲寶寶
由於此階段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發育已相當完善,乳牙也基本長齊。此時,在膳食中應以高蛋白質、低脂肪和糖類的攝入為原則,可以適當將粗糧加入寶寶的菜譜,既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又可以防止寶寶過胖。
寶寶參考食譜
早餐:菜粥1碗(約75克)、煮雞蛋1個;午餐:米飯1碗(約50克)、紅燒魚、雞蛋湯;加餐時間:點心(蛋糕1塊)、奶粉150毫升、水果200克;晚餐:菜肉小餛飩20個。
3 大動作能力訓練
大動作能力發展
3歲的寶寶運動能力非常強,由於運動量大,寶寶的肌肉非常結實且有彈性。此時的寶寶能雙腳交替上下樓梯,跑步姿勢正確,半分鍾能跑大約30米。能原地雙腳跳,並能從20厘米的高處跳下,還能跨過30厘米高的障礙。
現在寶寶已經具備良好的平衡能力,並會拍球、抓球和滾球,但是仍難以接住球。並能擺弄一些大紐扣、按扣和拉鏈。
寶寶舞蹈訓練
幼兒在2.5~3歲左右就能踩出步伐,並且平衡能力也有了很明顯的進步,所以可以適當的讓寶寶學習一點舞蹈。
舞蹈可以培養寶寶的樂感,讓寶寶聽音樂熟悉節奏的變化,跟隨節拍自己舞動起來,通過旋轉、單腿站立和跳躍等這些簡單的舞步,對寶寶的右腦發育起著很大的作用。
舞蹈訓練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寶寶的正確樂感。所以一周練習一次就可以了,不用過於頻繁,以免使寶寶產生抵觸心理,也不宜讓寶寶的學習過於複雜的動作。
大動作能力遊戲
攀登架
將三層攀登架固定好,每層之間距離為12厘米(不超過15厘米),家庭中可以利用廢板材或三個高度相差10~12厘米的大紙箱兩麵靠牆讓寶寶學習攀登。攀登時手足要同時用力支撐體重,利用上肢的機會較多,可以鍛煉雙臂的肌肉支撐自己的體重;同時鍛煉腳蹬一個較窄小的麵保持全身的平衡。
鑽洞訓練
在家裏,利用家具給寶寶創造一些安全“山洞”,這些洞要比寶寶矮,讓寶寶練習鑽爬。可把寫字台的空隙或者床鋪下麵打掃幹淨,讓寶寶練習鑽進去再鑽出來,或利用大的管道。還可以將矮桌子放到客廳中央,讓寶寶從這邊鑽進去,從那邊跑出來,時跑時鑽。
鑽洞時必須四肢爬行,低頭或側身才能從洞中鑽過。寶寶在鑽進鑽出的同時,鍛煉了四肢的爬行和將身子和頭部屈曲的本領。
騎腳踏三輪車
2.5~3歲的寶寶由於平衡協調能力差,騎腳踏三輪車更為安全。在會騎腳踏三輪車的基礎上,還要讓寶寶熟練掌握騎三輪車的技能:如會騎車走直路,會拐彎,遇到障礙物會停車等,練習駕駛平衡和四肢協調。讓寶寶先學習向前蹬車,父母在旁監護。等寶寶熟練之後,讓他自己試著左右轉動和後退。雙足同時踏進,配合雙手調節方向,身體依照平衡需要而左右傾斜。
跳沙包
父母可以為寶寶做一個小沙包,再在地上畫好幾個格子,就可以和寶寶開始玩遊戲了。
讓寶寶先把沙包拋入第1格,然後讓寶寶將沙包夾在兩腳間跳起拋入第2格,寶寶再跳進第2格。如此跳法,讓寶寶再夾住沙包拋到第3格,寶寶再跳到第3格,然後再依次跳入4、5格,跳完後再用兩腳將沙包夾緊拋出格外。可以在平坦的泥地和水泥地上都可以進行這項遊戲。如果沙包壓線或拋出格外,則輸掉。
4 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精細動作能力發展
現在寶寶的基本動作已經非常敏捷,他(她)不需要集中過多精力在走路、站立、跑步或跳躍上,而是更樂意學習怎樣踮著一個腳尖走路,並努力保持靜止狀態,寶寶可以單腳站立保持平衡。
寶寶也能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可以完整地畫出人的身體結構,雖然比例不協調,但是基本的位置寶寶已經找準了。部分寶寶現在開始學習用剪刀,可以用手剪開紙張了。寶寶還能把饅頭或麵包一分為二。
精細動作能力遊戲
疊羅漢
媽媽將一隻手手掌朝下放在膝蓋上,然後讓寶寶將他的小手摞在媽媽的手上;媽媽再將另一隻手輕輕壓在寶寶的小手上,寶寶再將另一隻小手壓在媽媽的手背上;媽媽將壓在最下麵的一隻手抽出,壓在寶寶的小手上,如此反複。
等寶寶學會玩手掌的疊羅漢遊戲之後,就可以嚐試改為玩示指的疊羅漢遊戲了。
媽媽伸出一隻手的示指放在膝蓋上,寶寶也伸出同一隻手的示指壓在媽媽的示指上,其他同第一步。
定形撕紙
選擇一些質地好點的紙張,如信紙、包裝紙等,用針在紙上紮出一定的形狀,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讓寶寶順著針孔撕出不同的形狀。
等寶寶能熟練地撕出各種簡單圖形後,還可以在紙上畫一些動物輪廓圖,如熊貓、鴨子等,順著畫線用針紮上孔,讓寶寶撕出各種小動物來。
5 語言能力訓練
語言能力發展
3歲的幼兒,基本上掌握了母語口語的表達。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
3歲前,寶寶的語言表達基本上是對話形式,或回答父母的問題,或向父母提出問題,獲得解答,自己創造性的語言獨白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呢?一方麵與幼兒詞彙相對貧乏有關,另一方麵也與幼兒語言運用能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幼兒剛剛開始獨立活動,還沒有自己積累起經驗、體會、印象,也就是說幼兒還缺乏對世界的認識。
隨著幼兒獨立性的發展,對世界認知能力的提高,獨立表達自己意願的需求開始出現並日益強烈,幼兒語言獨白的能力也就隨之不斷提高了。
大人應抓住這一語言發展的有利時機,教寶寶學習用完整的語句講話,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並促進寶寶對事物間關係的理解及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把寶寶簡短的、成分不全、意思不明確的電報句擴展成完整的簡單句,把顛倒的詞序正確排列。當寶寶說:“媽媽,睡覺”,大人應教他說“媽媽,我要睡覺”;寶寶說:“看報紙,爸爸”應改為“爸爸在看報紙。”這樣的練習應該結合生活的實際場景,隨時隨地地練習,如“這是大樓”“那是紅綠燈”“小朋友在學習”“小兔子愛吃蘿卜”等。此外,大人還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則,自己說話也應說完整的、詞序正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