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高等院校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
學術論壇
作者:徐顯輝
近年來,我國的音樂教育教學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與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分不開。這主要包括音樂教育的管理、谘詢以及教研機構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初步建立,從內在改變了以往沒有專門機構提供宏觀調控的現狀;全國各地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教育教學人才,提高了素質人才的發展空間;引進國外優秀教育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課間活動,不斷推動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此外,音樂教育科研建設、音樂的教材、教學器材設備等方麵也取得了顯著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為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創新改革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難發現,各地的新課程改革風起雲湧,音樂教育作為課程改革的先行學科之一,各種新理念、新教材層出不窮,讓一些音樂教師頗有應接不暇之感。筆者結合近年來音樂教學實踐,談一些新思考。
一、我國高等藝術院校藝術教育的現狀與突出問題
我國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對藝術課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曆史使命和任務,要想培養出合格的人才,不但藝術教育課程需要改革,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更要在新課改的指導下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但是基於我國藝術教育現狀出現的新問題,我們需要認真研究本學科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的音樂教育相結合,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藝術教育工作。近年來,我國各藝術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藝術師範教育得到了很大發展,但結合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不難發現,教師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學生能夠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但是進入實際工作崗位就會感覺到所學知識無法運用到基層音樂教學中。這也說明了培養出有全麵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學生自主學習是一方麵,另一方麵的原因則與學校藝術教學課程設置與製定的培養目標分不開。此外,音樂教育教學事業很多方麵隻是停留在外在形式上,音樂教育在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學生個體的自由發展方麵都達不到全民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音樂教育的專業化要求,與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嚴重違背
我國音樂教育教學存在的又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在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要求方麵,大都傾向於專業化,而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審美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要求方麵,教師注重專業機構所傳輸的專業教學方法,注重教學目的和要求的專業化,忽視了學生個體發展的基本要求;教材選定以及編排方麵注重邏輯上的規定,與音樂教育教學本身的創造性相悖,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個性發展空間;注重教育教學的專業知識傳輸,忽視了教育教學過程的演變;注重教師的專業主導灌輸,忽視學生的個性接受;這種教學模式是傳統的專業知識灌輸法,忽略學生個體個性的發展傾向,不可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機會,更不可能為音樂素質教育提供養分。學生本身的音樂興趣愛好沒有得到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音樂素質能力的提高沒有得到滿足,音樂課程的自身價值與目標也就不可能得到實現。
(二)片麵地認識與理解音樂課程的價值與目標
長期以來,人們對音樂課程的理解產生了偏差,音樂教育教學是學校素質審美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忽視音樂教育教學課程的審美價值,隻重視音樂課程的外在體現價值;忽視音樂教育教學在人格的完善、人生的美化、潛能的開發、創造力的培養等方麵的主導作用,隻是把音樂教育作為學科教育教學的一種補充與點綴;忽視音樂教育教學本身的審美教育要求與目標,隻是把要求與目標從其他學科建設直接轉移到音樂教育學科的建設上來;忽視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興趣、愛好培養,隻注重音樂技術技能的教育與要求。由此,導致了音樂課程的審美標準與藝術標準在音樂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