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等職業學校聲樂課堂“自助式”學習模式研究(2 / 3)

(三)持久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教師高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教師作為當今課堂的引導者,改變了傳統教育中主體的地位。傳統教育中“教師講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狀態是被動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想而知。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技能是未來聲樂課堂中教師應積極探究的課題,僅有“三分鍾”熱度的學習態度,無法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如學習歌曲《故鄉的小路》,歌詞的咬字、吐字要結合歌唱的呼吸才能做到聲情並茂,在急吸和慢呼的吐字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結合平時發聲訓練中元音吐字的感覺,並訓練多次,適當示範,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逐步完成歌曲的演唱要求。聲樂知識技能學習的連續性和科學性,需要學生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關注聲樂學習過程中細節變化的過程,及時調整在課堂學習中出現的障礙,尋找適合自己學習的有效方式,才能養成學生麵對困難、解決問題、挑戰自我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關注學生挑戰自我過程中的引導方式,能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並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為今後高效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二、聲樂理論與聲樂技能技巧的掌握是自助式聲樂學習的保障

聲樂學習,包括聲樂基礎理論知識和聲樂實踐兩個部分,其中聲樂實踐就是聲樂技能技巧的具體實施。聲樂基礎理論知識是聲樂實踐的導向,為聲樂技能技巧的形成提供理性的思考;聲樂實踐是聲樂基礎理論知識的檢驗,為進一步形成科學規範的聲樂理論,提供實踐數據和可行性。例如我們在學習聲樂理論,歌唱的呼吸部分,歌唱前的發聲訓練和歌曲演唱就是聲樂實踐。在急吸和慢呼的具體要求中,以歌曲《花非花》為例,在旋律的練習中結合歌詞的演唱進行“歌唱呼吸”的體驗,在實踐中檢驗理論,進一步促進聲樂基礎理論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生成,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中體驗快樂,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和持久的學習動力。隻有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聲樂知識和技能,才能在自助式學習中感受成功的喜悅,把課堂變成舞台,把夢想變成現實。

三、信息化教學的推廣使互聯網為自助式學習提供良好資訊平台

信息化教學作為現代學校教育大力推廣的教學模式,互聯網資源功不可沒。隨著網民的全球化發展,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隨著網民年齡的低齡化,由信息化教學派生出來的自助式教學模式成為可能,有利於因材施教,促進人才培養。聲樂教學也不例外,各種各樣的音樂網站比比皆是,數字音樂的發展如火如荼,加速了音樂文化的發展。人們在網上可以恣意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計算機、手機的日漸普及,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自助式學習更深入人心。人們可以在家裏、公共場所甚至其他地方,隻要手機能上網,就能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音樂資料,使網絡的便捷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