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提琴演奏藝術之我見(1 / 2)

小提琴演奏藝術之我見

學術論壇

作者:孫凱卓

【內容摘要】小提琴是西洋樂器中的一件相當重要的樂器,演奏藝術是小提琴的生命與靈魂。文章從小提琴的樂器優長、小提琴的藝術地位、小提琴的演奏要點三個層麵,對小提琴演奏藝術進行了研究,對小提琴演奏藝術具有理論思考價值與實踐參考意義。

【關鍵詞】小提琴 樂器 藝術地位 演奏要點

小提琴是西洋樂器中的一件相當重要的樂器,演奏藝術是小提琴的生命與靈魂、核心與關鍵。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小提琴演奏的藝術實踐,對小提琴演奏藝術進行一些討論。

一、小提琴的樂器優長

小提琴是西洋樂器中弓弦(又稱“拉弦”)樂器中的一種,係由西方古代弓弦樂器經過長期的演變而形成的。近代的小提琴在16世紀後期逐漸演變定型。分為木製的,有琴頸、琴身、琴弓三部分,琴長約60厘米,有琴弦四根,一般按g—d1—a1—e2定弦。在特殊情況下,可在預先或演奏過程中改變定弦,例如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為了增加樂器的光彩與亮度,就將各弦都提高半音定弦。而有的演奏家,為了強化柔和與抑鬱的音樂效果,而把弦調低半個音,有時甚至將G調弦調低一個大二度,以獲得低音區的低沉憂鬱的效果。更有一些演奏家,使定弦更加變化多端,例如法國作曲家聖桑在他創作的《死神之舞》中,要求演奏者把小提琴的定弦改為一弦與二弦的空弦音程變為減五度音程,即“魔鬼音程”,以強化魔鬼怪誕的音樂形象。

二、小提琴的藝術地位

小提琴以其獨有的藝術優長,在整個音樂藝術領域中占據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一,小提琴是一件很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世界上有許多小提琴演奏家,例如意大利的帕格尼尼,中國的馬思聰、盛中國、呂思清等。尤其是帕格尼尼,以首創雙泛音、飛跳弓、右手飛跳弓左手同時撥弦、單弦等演奏技巧,極大地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性能。

第二,小提琴是重奏的重要樂器之一。歐洲的弦樂四重奏,就以小提琴為主要樂器。

第三,小提琴是協奏的重要樂器之一。例如我國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就以小提琴演奏為核心。

第四,小提琴是交響樂的重要樂器之一。在交響樂隊中,小提琴與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等共同構成弦樂器組,常承擔重要的演奏任務。特別是第一小提琴(首席小提琴),常擔當演奏主旋律的重任。因此許多交響樂隊在向觀眾謝幕時,樂隊指揮常與首席小提琴一起向觀眾謝幕。筆者以莫紮特的《g小調第40交響曲》(K550)的演奏為例,來說明小提琴在交響曲中的重要地位。在第一樂章快板,呈示部的主部主題,就由第一、第二小提琴八度齊奏出第一段旋律,強調了二度下行的音調,表現出一種痛苦、哀歎的情緒,從而確立了這一樂章的悲愴、激奮的格調。第二樂章抒情的行板,呈示部的第一主題的6/8拍的節奏型與“詠歎調式”的歌唱性旋律,也由小提琴演奏,表現出複雜的“千頭萬緒”的情感和思緒。第三樂章小快板的小步舞曲,同樣由小提琴奏出主旋律,表現出積極的“喘息”與“轉折”,使人感到機智、純潔、進取、自信。第四樂章很快的快板,終曲,仍由小提琴演奏主旋律,表現出溫存、細膩、激昂的“英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