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學術論壇
作者:林麗珍
【內容摘要】戲曲專業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藝術職業教育的重要途徑。戲曲專業在藝術職業教育中主要體現的是對學生情感的熏陶和升華,逐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和豐富想象力;在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的今天,對戲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探討對今後戲曲專業完美體現具有一定意義。戲曲專業的傳授過程中滲透著理性的直觀能力和感性的表演能力,理性與情感相互交流,從認知開始走向專業,最後進入創作,起到以美悟真的作用。文章通過對戲曲專業的探討和研究,分析藝術職業學院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使戲曲專業在藝術職業教育中得到完美的體現。
【關鍵詞】藝術職業教育 戲曲專業 創新 實踐
一、培養學生個性的創作能力,逐步成為創新型人才
藝術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個性的創作能力,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在創作活動、創作思維的過程中,讓學生的人格魅力得到全麵的培養,使學生在創作戲曲作品時,可以表達對社會環境、社會文明的認識,然後通過這種思想情感,讓學生逐步去尋找內心的自己,慢慢地認識自己,最後掌握自己,了解當今時代的傳統文化,使學生的藝術感得到升華,以期提高學生自身的藝術素質,豐富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底蘊。戲曲專業在藝術職業教育中的完美之處就是在於培養學生自己獨特的創作能力,讓學生把對現實生活的感受、當今社會文明的感悟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使學生把生活中的真、善、美用戲曲專業的獨特魅力去展現,用戲曲專業的方式去激發學生對創作的追求、刺激學生的創造欲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當代藝術職業教育有著特殊的曆史使命感,隻有賦予藝術教育獨特創意,將戲曲人物表現的形象、色彩、感情可以完美融合,才能體現出藝術的奇跡,藝術的真、善、美。培養學生藝術的想象力,延伸藝術的聯想力,激發學生的靈感,永遠都從創新的角度去展現藝術的獨特魅力。讓學生不斷嚴格要求自己,才是從真正意義上體現出藝術職業學院專業人才的培養。
中等戲曲職業教育是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職業教育,其特點是:1.中等藝術職業是突出藝術職業化的教育;2.中等藝術教育是培養藝術技能,以就業為目的的教育;3.中等藝術職業教育是突出經濟功能的教育;4.中等藝術職業教育是突出藝術實際、實用、實效的教育。①
針對中等戲曲職業教育本身的特性,中等職業教育學習者應製定相應的學習方法去掌握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體方法為:1.智能培養,把自己由理論型變成實踐型的新型學習者;2.培養各個長處使自己由專一型到複合型人才;3.加強專業技能學習使自己由專業型到職業型;4.主動學習研究,使自己由被動到主動,轉變成主動學習型人才。②
二、加強藝術職業院校戲曲教師素質的培養
“得十良馬不如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如得一歐冶”,這說明了教育者在發現、培養人才中的重要性和主導地位。③戲曲教師自然是戲曲專業的重要力量,本身所具備的素質好壞、能力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戲曲教育的效果,也對學生職業生涯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隊伍要雙師化。④
(一)不斷充實戲曲教師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知識的掌握能力。當今社會,科技經濟飛速發展,藝術也更多元化,新的藝術形式不斷出現。因此,要結合時代的要求培養戲曲人才,戲曲教師要不斷更新的自己的知識體係,把“專”“精”的知識體係與“博”“深”“廣”相結合。
(二)加強戲曲教師教學能力和戲曲表達、創作能力。戲曲教師若能將理論知識、教學方法、創作能力三者結合,那是完美的境界。有創造能力的教師,一般專業技能和技巧較強。這類教師在基本功的訓練上、在引導創造上都會影響學生。所以,高水平的教師會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在這裏特別注重一點,當今社會創造要有時代精神的體現,敢於大膽摸索新的方法、創造新的藝術語言與表現手法,從而創造出有個性、有風格的戲曲作品。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和實踐
加強實踐教學投入,促成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從理論教學轉變,要求學校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將理論教學與實際參與有機協調,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在具體做法上可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在校內大力建設訓練型團隊活動,興辦文化產業、專門工作室等,在校外建立合作教育體係,建立實踐教學基地或與企業聯合辦學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