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藝術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2 / 2)

目前,社會在積極地推行如何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建立現代的教學體係來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人才,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探討藝術職業教育方法和思想的創新:

(一)創新傳統教學觀念。其一是改變教學質量觀,樹立完善全麵的教育質量觀;其二是改變單一的教學觀,樹立多個教學觀;其三是改變整齊的教學觀,樹立靈活多元化的教學觀。通過事實發現,知識、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是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基礎是知識,重點是智力,前提是非智力,三者必須完美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教學質量的理想效果。

(二)改變傳統課堂氣氛,調動教師與學生在戲曲課堂上的互動積極性,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在戲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心情、態度與戲曲教師的交流配合,都會成為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關鍵在於教師提供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戲曲課程最佳的教學效果,是教學要素達到最優化的綜合效果,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關鍵要靠有強烈能動性作用的教師,在於戲曲教師對所有教學因素最佳的設計和實施,更主要是學生自身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實施啟發式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模式的關鍵:一是“吸引”,每堂課都應該保持做好“吸引”的工作,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想象、推理、判斷、回憶等思維活動,引起學生發現自身的問題,願意自我改正。二是“主動”,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師能否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適度”。教學的適度,就是要使教學深度、進度和廣度能與學生相融合。因此,戲曲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掌握達到廣、博、熟的程度。

藝術職業教育培養是以戲曲創作為核心的審美心理結構,而我國現代戲曲教育應該將上述要素構成一個整體,目的是希望通過戲曲教育的探討和研究,能夠使藝術教育達到一個理性的效果,讓戲曲教育成為學生表達情感和提升人格魅力的專業教育,從而達到藝術職業院校戲曲專業人才模式的培養的理想效果。

四、社會環境創造條件推進戲曲學生創新

戲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目的在於戲曲創作的創新,要想戲曲一枝獨秀就要做好戲曲創新。

在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戲曲在各個媒體渠道都隨處可見,就連四五歲的孩子都會秀上一段曲子,所以說戲曲在今天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所以社會環境也為戲曲創新提供了條件和機會,那麼,作為專業的戲曲學習者更應該充分利用各個機會去演繹不同的人物,從而做到更深層次地理解戲曲創作戲曲,這就是實踐出真知。作為中等職業藝術教育的戲曲學習者,由於年齡小、經曆少,對於戲曲中各個人物的把握不是很準確,所以每一次機會都應該看做是鍛煉自己的最好途徑,有批評才會有進步,有鼓勵才會有創新,現在社會環境已經提供了很好的機會,萬事俱備隻欠自身的能力提高。這個能力最主要是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整合的能力。

戲曲要在繼承中不斷發展繼而創新,要在大眾能接受的範圍內創新,沒有繼承而一味地創新就會丟掉戲曲的本真,所以在創新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創新者都必須理清繼承和創新的關係。⑥

注釋:

①②潘玉美.中等藝術職業教育的特點與發展策略[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23—125.

③張璐.淺談藝術職業教育與創造性人才的培養[J]. 四川戲劇, 2010(6):139—140.

④⑤林冰琦. 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設計教育現狀的思考[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6):185—187.

⑥胡航,詹青龍.教與學的創新:職業教育中的工作場學習[J] 職業技術教育,2009(16):5—8.

作者單位:廈門藝術學校

(責任編輯:曹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