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專院校Flash網頁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淺析(2 / 2)

(二)具體模塊學習

由於Flash網頁多在屏幕的顯示麵內不翻屏,高度有限,這就需要使用軟件功能和腳本程序創造更多的結構層次去容納網頁內容。除了場景的轉換外,在每個場景之中,還要借助於不同類型的頁麵組件來實現額外的結構層次。

針對種類較多的頁麵組件,可以實施“分解教學”,即拋開網站設計的整體性,單純提煉每個組件的設計與編程要點,使每節課都可以完成一種組件設計,實現相關功能。筆者選擇的頁麵組件包括按鈕組(菜單)、彈出框、下拉菜單、聲音控製模塊和預加載器等。

在設計層麵,要考慮到各組件與網頁整體風格的一致性;在內容層麵,要合理地選擇組件類型,豐富內容層次,便於用戶訪問,形成良好的互動性。而在Action腳本編寫方麵,要以典型程序、核心程序為主,逐步增加更多的樣式變化。實際上,雖然組件類型不同,其背後的程序控製大多有著一定的內在聯係,如很多組件都會用到onEnterFrame頻率控製函數。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要盡量將腳本教學係統化,將鬆散的知識點整合起來,盡量覆蓋到常用的函數、方法和命令。

(三)網站內容搭建

經過不同組件的分解學習,接著補充幾種場景轉換的方法,結合不同設計項目中對組件的選擇,Flash網站就可以搭建起來。至此,Flash網頁設計的技術性教學目標就基本完成了。

在技術性教學目標之外,在課程的收官階段,要融入行業設計理念,以提高結課作業的質量,保證教學效果。在HTML靜態網頁設計教學階段,筆者針對結課作業挑選了“實用設計”這一特定行業分類進行教學強化,避免學生在結課階段設計得沒有針對性,學無所用。

四、靜態網頁的有效補充

如果分析“靜態網頁”的內涵和外延,可以看到,在基於HTML網頁設計之外,隻要立足於本地,與服務器沒有數據交互的網頁設計都可以統稱為“靜態網頁”。從這個角度來看,藝術設計專業中的Flash網頁設計課程也基本上以靜態網頁為主。

在Web2.0時代,交互性的社交網絡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使每個獨立域名的網站不再是用戶交互的首選。在這種形勢下,靜態網頁設計要“揚長避短”,不拘泥於本身用戶交互行為的弱點,以設計為主,反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參與網絡互動之餘,盡量發揮自身設計優勢,具備獨立完成內容展示型網站的能力。

經過相關調整,Flash網頁設計課程具備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層次,直至課程結尾處,著眼於設計之“道”的有目的訓練,使整個網頁設計課程體係具備了從基礎知識到綜合設計提升的完備性,並與其他課程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實現了課程的自身價值,為該課程的序列化、標準化建設積累了一定經驗。

(注:本文為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一般課題,課題批準號:JG11DB075)

作者單位:劉立偉,大連醫科大學藝術學院

杜美易,大連醫科大學藝術學院、遼寧金融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