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創意課程教學與實踐
學術論壇
作者:馬豔麗
【內容摘要】文章主要通過對圖形創意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針對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分析和探討,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圖形創意課程的改進措施與建議,旨在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通過圖形設計進行溝通與表達,有利於他們麵對紛繁複雜的文化環境,更為得心應手地表達所想。
【關鍵詞】圖形創意 創造性思維 互動
隨著信息傳播速度加快,讀圖時代的來臨,圖形作為一種視覺傳達手段,以其獨特的傳達優勢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影響和意義已經得到了社會各個層麵的廣泛認同和肯定。林家陽教授於1998年率先引進了德國的圖形設計教學方法,在無錫輕工業大學(現江南大學)開設了圖形創意課程。隨後,“圖形創意”得到了國內各個藝術設計院校的高度重視,幾乎所有的高等藝術院校都開設了“圖形創意設計”課程,並在平麵設計專業的教學環節中成為提高創意水平和培養創意思維的關鍵部分。
一、 拓展學生學習圖形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對中國傳統圖形的承傳與借鑒
中國傳統圖形蘊含著深刻的寓意與哲理,是民族文化在曆史的長河中積澱的成果,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文明與智慧,也是有別於世界上其他文化種類的重要表征。隨著圖形傳播途徑和表現形式的多樣化以及電腦的大量運用,我們應當在圖形創意授課過程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圖案、紋樣進行必要的認知與梳理。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善用其形、沿用其意,從而傳其神,賦予中國傳統圖形新生命,用現代化、國際化的視覺語言使中國的民族文化和價值在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發展。
(二)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優秀的圖形設計應該從生活出發,關注生活、捕捉生活、提煉生活、表現生活。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細節的能力,啟發他們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不同事物中蘊含的某種相似點,並將其概念準確地提煉出來,從表象中挖掘事物隱含的屬性,捕捉事物的本質,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圖形設計能力和水平。
首先,要鍛煉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現實形態的“形”司空見慣,但隻要我們的觀察角度發生改變,其思維和聯想的角度也會改變。提高學生對“形”的敏感度,讓他們能夠從平常人不輕易觀察的角度去尋找“形”,采用不同的視角看待事物,對一個事物用多種角度闡釋。
其次,可以鍛煉學生對偶得圖形的積累,為圖形創意提供可能性。米開朗琪羅在創作羅馬教堂壁畫的過程中,為了以壯觀的場麵表現上帝的形象,他苦思冥想,沒有滿意的構思。一天暴風雨過後,他去野外散步,看到天上白雲滾滾,其中狀如勇士的兩朵白雲飄向東升的太陽,他頓時徹悟,突發靈感,立刻回去著手進行創作,繪出了氣勢浩大的創世紀傑作。生活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偶然”的相似圖形:汙漬的痕跡像某種動物、天空的雲朵像某個人物、樺樹皮像地圖等,這些偶然形態的獲得,都是別具意味的新“形”,可能在無意間激發學生萌生新的創意。
(三)從兒童畫中汲取“營養”
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兒童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他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看世界,因此在繪畫的時候不會墨守成規。圖形的發現過程也可以看成是遊戲的過程。在設計時,我們可以向孩子學習不怕犯錯誤、嬉戲的態度,也可以從兒童畫中直接汲取“養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抱著一顆童心,可以激發出許多新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