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題材選擇分析北歐現代圖案的生活化特征(1 / 2)

從題材選擇分析北歐現代圖案的生活化特征

學術論壇

作者:孫曉麗

自從紡織品設計師約瑟夫·弗蘭克(瑞典)和馬裏·古梅·雷斯(丹麥)在20世紀30年代開啟了北歐現代圖案設計的曆史以來,北歐圖案設計師在幾十年的時間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圖案形式,這些圖案以生活化的題材、簡練的形象、明亮的色彩構成現代圖案設計的“北歐風格”。北歐現代圖案的題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表現大自然和生活場景的圖案,另一種是抽象圖案,其中表現大自然和生活場景的圖案比重更大一些,北歐現代圖案的生活化特征正是通過這類圖案表現出來的。文章以動植物圖案的題材和組織方法為切入點,分析北歐現代圖案的生活化特征。

一、北歐現代植物圖案

北歐現代植物圖案包括自然植物和想象植物兩種類型。

(一)自然植物圖案

北歐自然植物圖案的題材以花草、樹木、果蔬為主,其中花草類圖案數量最多。花草圖案中玫瑰、菊花、百合、蒲公英、仙人掌、蕨等都是常見題材,北歐圖案中的花朵大多造型生動、色彩寫實,並常以多種花草的組合形式表現大自然的美好和旺盛生機。樹木圖案的題材包括多種針葉類樹木、闊葉類樹木和結有果實的果樹,北歐圖案設計師常以針葉類樹木的組合形式表現北歐茂密的山林景象,以闊葉類樹木的組合形式表現異域色彩濃鬱的熱帶、亞熱帶景觀,以整株果樹的錯落排列表現美好的自然景象。蔬果圖案以西瓜、南瓜、胡蘿卜、絲瓜等蔬菜和蘋果、橘子、香蕉、芒果、梨等水果為常見題材,蔬果圖案主要有兩種組織形式,一是將多種折枝蔬果按一定編排方法組合在一起,這是北歐最具田園詩意的圖案類型;二是單個果實形象的有序排列,果實在圖案中呈現為點的狀態,這種圖案形式充滿輕鬆愜意的生活情趣。從自然植物類圖案的題材選擇來看,北歐圖案設計師不僅熱衷於表現身邊存在的植物,也熱衷於表現身邊沒有卻十分向往的植物,隻要是美好的事物他們都樂於表現。

(二)想象植物圖案

想象植物圖案也是北歐圖案的重要內容,這些想象植物不是自然界中某一具體植物,但又與某些自然植物有相似之處,因此與自然植物保持著似是而非的對應關係。大量想象植物圖案的存在,使北歐圖案有別於法國、意大利等其他西方國家單一的再現自然的圖案設計方法,從而形成一個獨立的圖案體係。

與中國傳統的想象植物圖案相比,北歐想象植物圖案的觀念性和象征色彩相對較弱。中國的想象類植物圖案是基於理想化的創作觀念,為表現某種寓意而將不同種類的花草組織在同一植株上,這類圖案具有強烈的觀念性和隱喻性。北歐的想象植物圖案則不同,北歐想象植物圖案基本是變形的產物,是自由的創作心態的產物,北歐也有運用想象將多種自然植物結合在一起的圖案形式和多種想象植物的組合形式,但大多隻是圖案形式的創新,並不過多追求圖案精神層麵的含義,如果說北歐圖案也有寓意,那這種寓意也僅限於讚美大自然的勃勃生機。畢竟,觀念性和寓意性的強弱隻是說明了圖案創作方法的差異,而不是判斷圖案優劣的標準,北歐想象植物圖案即使沒有充分地具備這些特征,也以其放鬆的姿態、靈活的手法、活潑的形式獨樹一幟。

二、北歐現代動物圖案

北歐現代動物圖案以現實動物為主要題材,又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常見的海鳥、魚等海洋動物和馬、馴鹿等陸地動物為最常見題材。北歐動物圖案在題材選擇上受動物品種、類別的限製較少,有些動物因其美好的形象和品性成為備受喜愛的變形對象,另一些動物因其獨特的美感也成為常見的變形對象,這與中國傳統動物圖案創作過程中依照寓意和特定的創作觀念選擇動物題材的創作方法有很大不同。正因如此,北歐現代動物圖案的題材更加豐富,與表現動物圖案的精神含義相比更加注重圖案的形式美感,創作手法相對單純,中國傳統動物圖案題材較為固定,既追求圖案的形式美感又追求圖案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