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疾病預防(1 / 1)

及時預防接種

孩子在兩個月時已經服用了小兒麻痹糖丸(脊髓灰質炎三價混合疫苗)的第一丸,3個月時要繼續服用第二丸。

從本月開始,要給孩子注射三聯針(百日咳菌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劑)。這種預防針要打三次,每次間隔30天,在3個月內連續注射完畢,才能達到預防的目的。為什麼這種針要連續打三次呢?因為注射一次產生的抗體維持的時間較短,必須連續注射,才能使機體產生一定的抗體,達到足夠的抗病能力。注射三聯針後,大部分孩子都有輕度的發熱反應,這沒關係。如果體溫超過38.5℃,可服一次阿魯退熱藥,1~2日後體溫可恢複正常。什麼情況不能注射三聯針呢?孩子發熱不適的情況下暫時不能注射,待病愈後再注射。另外,有過敏體質的孩子。腦神經係統發育不正常的孩子、腦炎後遺症或癲癇的孩子均不能接種,以免發生抽風等意外情況。

預防早期肥胖症的方法

在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各種營養品不斷誕生的今天,一些家長往往不注意孩子營養的均衡,因而造成“小胖子”也越來越多。這些肥胖的小兒到成年後各種疾病的隱患也就越多。

什麼樣程度才叫肥胖呢?醫學上通常把超過同齡同身高正常體重20%的兒童稱為肥胖症。過多的脂肪不僅對機體是一個沉重負擔,對心理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肥胖的小兒不愛戶外活動,在小兒群體中易成為同伴們取笑的對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容易在心理上產生壓力,出現自卑感,形成孤僻的不良性格特征。到成年後還會給生理健康帶來許多隱患。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肝膽疾患及其一係列與之密切相關的的疾患。

肥胖小兒由於脂肪組織過多,皮膚皺褶加深,若護理不當容易因局部潮濕引起皮膚糜爛或產生癤腫。

小兒肥胖並不是健康的表征。在嬰兒期尤其是從胎兒第30周至出生後1歲末,是脂肪細胞增殖活躍期,若此時營養過盛,可使過多脂肪細胞一直留在體內,因為這些脂肪細胞體積大,基數過大,引起的肥胖症難以治愈。因此肥胖症應早期預防。

此外,小兒肥胖與遺傳有關。父母中1人肥胖,孩子出現肥胖率約為40%。若父母雙方勻肥胖者,小兒肥胖可達70%。預防肥胖對有肥胖家族史的孩子尤其重要。

預防方法主要有:

(1)堅持母乳喂養至少4個月。

(2)最好6個月前不喂固體食物。

(3)合理喂養。營養品種多樣化,均衡熱量攝入應按照月齡需要喂養,保證正常生長發育為好。

(4)1~3歲期間飲食需要有規律,不要用哺喂的方法製止非饑餓性的哭鬧。

(5)小兒生長發育階段需要大量蛋白質供應,對於肥胖孩子要控製其動物性脂肪和糖類的攝入,注意及早鍛煉身體,多活動。

預防碘缺乏症的方法

碘是人體中所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了碘不僅能使甲狀腺腫大,而且還會影響大腦的發育,碘缺乏症在我國非常常見,全國約有81%的縣水源中缺乏碘,由於當地的糧食、蔬菜中也嚴重缺碘,人群體內也因此而缺碘,每年因缺碘引起的癡呆兒約有80萬人,其中有的人到了青年,還不會數數,不會認字,不會說出自己的名字,嚴重的人連生活也不能自理。

應讓寶寶在飲食上攝入充足的含碘食物,多吃海帶、紫菜等。海帶紫菜要泡發好,切碎煮爛,以利寶寶食用。

使用碘鹽是解決碘缺乏的好辦法,碘鹽即在食鹽中加入微量的碘。在實際使用中要注意,因為碘鹽中加入了碘和鹽結合得並不是很緊,在敞開存放的情況下,放置一定時間後,碘就會自行揮發,使碘鹽中含碘量降低。碘鹽應該隨買隨用。在食物做好後再放碘鹽,以保證碘鹽的正常吸收。

將海藻中的有機碘製成的有機碘糖片,在服用後比單純補充碘鹽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

另外,孕婦嚴重缺碘的話可以出現死胎、早產和胎兒神經係統畸形,孩子在降生後會出現呆傻、智力障礙、身體矮小和沒有自理生活的能力,成為智力殘疾人。

預防缺鐵性貧血症的方法

幼兒缺鐵性貧血以7個月到兩歲的孩子為最高。寶寶缺鐵時可導致聽覺和視覺發育及學習能力下降,甚至會出現“異食癖”,喜歡吃粉筆、土塊等異物。血清鐵的含量與智商成正比。

缺鐵性貧血的預防,應以飲食中補鐵為主。嚴重貧血幼兒需要在醫生監護下服用鐵劑。

雖然許多食物中都有鐵,但有些食物中鐵卻不易被吸收,如菠菜雖含鐵,但草酸易與鐵結合從而使鐵不易被吸收。所以食物中鐵的吸收率是十分重要的,動物的血紅蛋白易於吸收,動物血和髒腑類食物對防治貧血有良好效果,每周至少應安排1~2次肝之類的食物,以保證寶寶有容易吸收的鐵元素供應。

第五章 第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