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嬰兒身體發育的主要指標
1歲的孩子渡過了嬰兒期,進入了幼兒期。幼兒無論在體格和神經發育上還是在心理和智能發育上,都出現了新的進展。
體重男嬰約9.58千克 女嬰約10.14千克
身長男嬰約75.69厘米 女嬰約77.14厘米
坐高男嬰約47.41厘米 女嬰約48.46厘米
頭圍男嬰約45.45厘米 女嬰約46.47厘米
胸圍男嬰約45.61厘米 女嬰約46.54厘米
牙齒已長出6~8顆牙。
一歲嬰兒語言的發育
12個月的孩子不但會說爸爸、媽媽、奶奶、娃娃等,還會使用一些單音節動詞如拿、給、掉、打、抱等。發音還不太準確,常常說一些讓人莫名其妙的語言,或用一些手勢和姿態來表示。
心髒有雜音的原因及措施
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心前區可以聽到一個性質柔和的輕微的心髒雜音,這種雜音是生理性的,屬於孩子發育中的正常情況。既不影響孩子的健康,也不會使孩子產生不適的感覺,到青春期以後就可以完全消失。
嬰幼兒胸部發育特點及保健措施
小兒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厘米,生長到12~21個月時胸圍才與頭圍相等,以後隨年齡增長,胸圍要大於頭圍。胸圍大於頭圍的時間早晚與小兒營養有密切關係,營養不良的小兒,由於胸部肌肉和脂肪發育差,所以胸圍超過頭圍的時間較晚。
怎樣培養嬰幼兒的良好品行
獨立意識要從小培養
從嬰幼兒起,就應該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從玩耍、學習走路到吃飯穿衣、使用物品上,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發展他們的獨立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為將來適應社會打下基礎。如果父母事事包辦代替、嬌生慣養,隻會助長孩子的依賴、無能、好逸惡勞等不良習慣的發展。
不應讓不良習慣和行為得到滋長
幼兒期是不健康心理的“孕育期”,如不及時糾正,到長大後就可以發展成為心理疾病以至犯罪行為,父母要特別注意教育和糾正孩子的說謊、鬥毆、逃學、偷竊、吸煙、對性過分關注等不良行為,防止其滋長發展。不然,將來難以教育挽救。另外,家長還應該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教育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習慣、睡眠習慣、勞動習慣、鍛煉身體的習慣和文明禮貌的習慣。
品德教育不容忽視
一個人的品德是人的心理行為的支柱和靈魂。父母應從小對孩子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的“五愛”教育和誠實、樸素、禮貌、勇敢、守紀律等優良品德教育,以塑造孩子美好的靈魂,將來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