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心理特點(1 / 2)

一歲嬰兒的心理發育情況

12個月的孩子,雖然剛剛能獨自走幾步,但是總想蹣跚地到處跑。喜歡到戶外活動,觀察外邊的世界,他對人群、車輛、動物都會產生極大興趣。喜歡模仿大人做一些家務事。如果家長讓他幫助拿一些東西,他會很高興地盡力拿給你,並想得到大人的誇獎。

這時的孩子更喜歡看圖畫、學兒歌、聽故事,並且能模仿大人的動作,能搭1~2塊積木,會蓋瓶蓋。有偏於使用某一隻手的習慣。喜歡用搖頭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你問他喜歡這個玩具嗎?他會點頭或搖頭來表達。你要問他幾歲了,他會用眼注視著你,豎起食指表示1歲了。

對於1歲的孩子,雖然對學習很有興趣,但教他知識時,一次隻能教一種,記住後,再鞏固一段時間,再教第二種。在日常生活上,如給他蘋果、香蕉、餅幹,要從1開始,豎起1個手指表示1,你還可以反過來問他,“是幾個?”也讓他學習你用語言表達1,並豎起食指表示1,這種方法可以發展孩子數字概念思維。

1歲多的孩子在語言上、動作上進步很大,能夠表情豐富地和媽媽爸爸交談。喜歡牽著拖拉玩具到處走。喜歡參與家庭生活小事。如果冬天到室外玩,知道把帽子放在自己的頭頂上。穿衣、脫衣時雙臂可隨大人做上下運動。知道拿東西給爸爸、媽媽。喜歡自己洗臉、洗手、腳。家長要抓住這一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不失時機地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這一年齡段的寶寶,雖然會說幾個常用的詞彙,但是,語言能力還處在萌芽發展期,很多內心世界的需要和願望不會用關鍵的詞來表達,還會經常用哭、鬧、發脾氣來表達內心的挫折。這時,家長該怎麼辦呢?千萬不要也用發脾氣的方法對付孩子。應該盡量用經驗和智慧來理解他的願望,猜測孩子需要什麼,嚐試用不同方法來滿足孩子,或者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高興起來,忘掉自己原來的要求。

讓孩子有輕鬆愉快的情緒,就要對孩子不舒適的表示及時作出反應,讓孩子感到隨時處於關懷之中,這樣孩子才會對環境產生安全感,對他人產生信任感。家長不要擔心這樣會把孩子“寵壞了”,其實,寶寶在家長的親切關心下,得到安撫和愉快,有利於學習和探索新的事物。

陶冶嬰幼兒良好性情的方法

家長發現孩子有某種長處時要加以正確引導,這樣就會事半功倍。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學習,會使孩子感到吃力,家長亦感困難,這種強迫式的學習難以堅持。亦不會有好的效果。

3歲孩子個性表現已很突出,有些孩子不合群,要獨占玩具和用品等,動不動就發脾氣;有些則畏縮躲避,愛哭,不敢與人接觸,家庭的影響較大。有些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虧,保護過度,使孩子膽小怕事,遇事退縮,另一些孩子在家充當“小皇帝”,就表現霸道,欺負別人,不善與人相處。到入幼兒園時這種個性就更加突出。有些家長害怕孩子在幼兒受委屈,幹脆讓孩子留在家裏。到上學時才開始同人交往,這樣與人相處會更加困難。孩子的社會行為和人際關係對他今後的學習和事業都有影響,3歲還來得及開導。要培養孩子開朗活潑,善於與人相處的良好性格。

總之,這個年齡的寶寶的個性是獨特而有差異的,並處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中。父母應重視寶寶的個性傾向,揚長補短,培養並發展良好的個性。

寶寶從以前看過的圖片中的植物、動物,對天氣的認識就開始認識大自然了。隨著寶寶各方麵能力的增強,帶著寶寶進一步更廣泛地接觸觀察認識大自然是非常有意義的。大自然中有無窮的樂趣,大自然中也有不盡的知識。一個人從小到大身心健康的成長始終是不能離開大自然的。

在觀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鳥蟲以及風雨雲雪中,寶寶的知識在不斷增加。在觀察中,寶寶的注意、觀察、分析、概括、判斷、想象等能力也同時會得到提高;在觀察中,也會培養寶寶對自然界的興趣和好奇心;在觀察中,大自然還給了寶寶陽光,新鮮空氣,更廣闊的視野;在觀察中,大自然展現她豐富多彩的生命和現象,豐富了寶寶的想象力,給寶寶以美的熏陶,這些都是毫不誇張的,盡管在寶寶小時並無明顯表現,但影響是潛在的。如果家長對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詩人有所了解的話,便會明白大自然在美的熏陶上是多麼重要。

在具體的觀察中,可從寶寶身邊的環境中開始,觀察寶寶感興趣的事物,如美麗的花朵、螞蟻搬家、小魚、小貓、刮風、下雨等。在觀察中,大人要結合實物給寶寶講一講基本的簡單的知識,如名稱、明顯的特征等。比如在動物園裏,可告訴寶寶“這是大象,它有長長的鼻子,四條大腿。”“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使它能吃到很高樹枝上的嫩葉。”“鳥兒有翅膀,能飛。”“魚兒生活在水裏,靠尾巴遊來遊去,離開了水,它很快會死的。”“寶寶吃的水果就是長在這些果樹上的。”等。在觀察中,可運用各種感官,比如摸摸果子,聞聞花香等。大人要善於引導和啟發,激起寶寶的好奇心,如大人和寶寶一起在樹上玩鬧,忽聽到樹上有小鳥叫,大人就可提醒寶寶“聽,什麼聲音?”然後引導寶寶一起觀察小鳥,給他講講是什麼鳥,有什麼特點等等。逐漸培養寶寶有目的地觀察。在觀察中,還要啟發寶寶去體會,比如觀察雞媽媽辛苦地喂自己的寶寶們(小雞),螞蟻之間的分工合作等。花草樹木昆蟲等都是有生命的,應培養寶寶對生命的愛護,對大自然的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