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睡眠情況
夜間需睡10~11小時,午睡2~3小時。
訓練生活處理能力
學習刷牙漱口
教孩子刷牙時,家長孩子各拿一把牙刷,家長一邊做示範動作,一邊講解,應采取豎刷法,順著牙齒的方向才能將齒縫中不潔之物清除掉。刷牙時應照顧到各個方麵,還要將牙刷的毛束放在牙齦與牙冠處,輕輕壓著牙齒向牙冠尖端刷,刷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反複6~10下。要將牙齒裏外上下都刷到,刷牙時間不要少於3分鍾。開始不要用牙膏,待孩子掌握方法之後再加上牙膏。每天早晚各刷一次,晚上刷牙後不宜再吃食物。每次吃完飯後要用溫開水漱口,以保證口腔清潔,預防齲齒病。
學用筷子
給寶寶一雙小巧的筷子作為玩具餐具,同寶寶一起玩“過家家”時,讓寶寶練習用手握筷子,用拇、食、中指操縱第一根筷子,用4.5指固定第二根筷子,練習用筷子夾碗中的糖塊和棗子,反複練習,用餐時也準備一雙筷子,隻要能將食物送到嘴裏就要讚揚。
學給娃娃更衣
無論男女孩子都喜歡娃娃,而且更喜歡與自己性別相同的娃娃。媽媽可以替寶寶購置塑料的大光身娃娃自製衣服以備更換。寶寶學習為娃娃更衣可學習穿脫衣服。娃娃的衣服最好稍寬大,用鬆緊帶固定,如寬大套頭衫,鬆緊帶褲子等。或用粘貼尼龍代替扣子更便於穿脫。平時鼓勵孩子自己脫掉衣服鞋襪,也可以學習穿無扣的套頭衫和背心。鼓勵孩子自己穿無跟襪和鞋。
不宜讓嬰幼兒過分大笑
有些家長喜歡把小寶寶逗得笑聲不絕,這樣做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一些不良的後果。
醫學家認為,過分逗笑,不但會造成嬰幼兒瞬間窒息、缺氧,引起暫時性腦貧血,時間長了,還會使嬰幼兒形成口吃和癡笑。嬰幼兒過分張口大笑,還容易發生下頜關脫臼,久而久之會形成習慣性脫臼。另外,在睡前逗笑,會影響嬰幼兒正常入睡。在吃東西時逗笑,會使嬰兒咽部的反射機能紊亂,乳汁和食物也會隨著氣流吸入氣管,引起嬰幼兒劇烈嗆咳、發喘、憋氣,有時還會把嬰幼兒的氣管堵住,幾分鍾後就會造成嬰幼兒死亡。
因此,和小寶寶逗笑不能過度,更不能逗得小寶寶笑聲不絕。
正確快樂玩耍的方法
聽音樂
方法: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時,將錄音機或音響的音量調小,播放一段旋律優美、舒緩的樂曲。此活動在寶寶出生幾天後即可進行。
目的:音樂可以訓練聽覺、樂感和注意力,陶冶孩子的性情。
注意:不要給嬰兒聽很多不同的曲子,一段樂曲一天中可反複播放幾次,每次十幾分鍾,過幾周後再換另一段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