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被坑與坑人(1 / 2)

張發祥被撤職了,鍾成順理成章的當上管理區書記。

為了安撫馬功臣,楊書記讓馬功臣當上了主任。

升了官的鍾成心裏很高興,可是沒高興三天,家裏就出事了。最疼愛他的祖母去世了。祖母已有88歲高壽,鍾成難受了一會,很快就釋然了。在農村裏,老人高齡去世,算是白喜事。要隆重舉辦的。

聽到消息,主任馬功臣主動請纓,要幫助鍾成辦好祖母的葬禮,並自薦為治喪委員會的主任。

鍾成連忙推脫,擔心影響不好。但馬功臣說:“沒事的!你祖母葬禮那天是周末,我們利用休息時間幫你的忙,誰能說閑話?我們幹部也是人嘛,食人間的煙火,就要講感情。鍾書記,老人家的葬禮是大事,不能馬虎的。如果有什麼不圓滿的地方,傳出去影響我們管理區的形象。所以我們要把這件事當作管理區的形象工程來抓。大家說是不是?”

大家都連聲說是。

鍾成見馬功臣說的很誠懇,就不說什麼了。他內心裏也希望把祖母的葬禮辦的隆重些風光些。孝心和虛榮心讓他喪失了警惕。

馬功臣的辦事能力還是相當強的。別的不說,葬禮辦得很隆重,鎮上各單位的人都來了人。車輛絡繹不絕。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禮金公家報銷,人情歸自己。自己出張嘴就行。將來自己辦好事,別人會如法炮製,如數還禮。關係搞好了,自己也得到了實惠。

鍾成的父母滿意極了。鍾成太給他們長臉了。

葬禮結束後,馬功臣又來彙報工作,主要是把禮金與開支的明細向鍾成作了個交代。鍾成看了看,見還節餘七萬多元,嚇了一跳。馬功臣解釋道:車與樂隊都是往來單位出的,不要錢。酒席是按實際入席人數定的,很多單位的人都隻是來參加了葬禮,送了份子,沒吃酒席。因此開支並不大。

鍾成沒想到葬禮會給自己帶來一筆這麼大的收入。心中不安。總感覺到這錢來得不正。

幾天後,N市紀委接到了一封舉報信,信是打印稿,舉報鍾成違反市委規定,利用祖母葬禮收受大額禮金。

紀委這幾天生意清淡,門可羅雀。突然間來了一封舉報,而且證據確鑿,細節清楚,因此立即將調查鍾成的事情提上了程序。

好在楊書記的妻弟羅兵在紀委工作,調查組下來調查之前,他給楊書記報了一個信。

楊書記接到信後,把鍾成叫去罵了個狗血淋頭。

鍾成沒想到會出這樣的狀況。他到行政部門不久,有些規矩不大懂,關於黨員幹部不準利用婚喪嫁娶收受禮金的事不是不知道,但是一般情況下,如果沒人舉報,是沒有問題的。以往被通報的一般也是大幹部,小小的管理區書記分量太輕,誰會注意?

“糊塗!糊塗!”楊書記對他說:“你呀,太年輕了!你現在好歹也是一方諸侯了。當了一把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何況,你這個一把手,是我硬生生安排的,巴不得你下台的人多的很。”

鍾成連忙檢討。

楊書記罵過之後,又安慰他,說會幫他化解。他自己提拔的幹部,他肯定是要保護的。要不然,出洋相的不是鍾成,而是他楊書記。

楊書記說:“眼下,我們趕快去補救措施。一是你盡快補一個報告給我,我好想上麵彙報說,你之前向我請示過。我來替你擔責任。二是,你盡快把禮單銷毀。”

楊書記親自跑道紀委,解釋了情況,請了一桌子客,安排了幾條煙,這事就大事化小了。最後紀委決定,讓羅莊紀委調查此事,交一個情況說明,作為回複。

雖然輕鬆過關,鍾成心裏還是很沮喪。

被舉報的人思考的最多的往往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反複猜測是誰舉報了他。

鍾成就是這樣。

公安人員在發現命案後,往往根據受害人死了後誰是受益者來推測犯罪嫌疑人。鍾成根據這個邏輯推斷,告他的人極有可能就是馬功臣。因為他如果被搞垮了,最大的受益人就是馬功臣。管理區主任接替管理區書記是順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