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被坑與坑人(2 / 2)

當初鍾成還以為馬功臣是想巴結自己,到現在看來所有的一切原來是他精心策劃的一個局。他挖了一個坑,等著自己往裏跳。真是老奸巨滑,笑裏藏刀。

官場也江湖,江湖水深浪急,搞不好就會讓你翻船。

鍾成想,這次馬功臣沒告倒他,肯定還會有下一次。“階級敵人”是不會甘於失敗的。下次的進攻可能更猖狂。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啊!鍾成想,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與其坐著當別人的活靶子,不如主動出擊,讓別人先倒下。

張發祥不是被擊垮了嗎?馬功臣長期跟隨張發祥,耳濡目染,近墨者黑,不可能沒有問題。

誰最了解馬功臣的問題呢?鍾成想,應該是張發祥。

隻要張發祥檢舉馬功臣,就可以一舉拿下馬功臣。

這樣一想,思路就很清晰了。

目前,張發祥正在市紀委接受調查。怎麼去實施這讓狗去咬狗的策略呢?

鍾成決定去找楊書記幫忙。

書法不錯的他寫了一個條幅,去向喜歡書法的楊書記求教。

“楊書記,聽說您是書法大家,我也是個書法愛好者,這是我的習作,寫的不好,希望您能指教一二。”

楊川周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書法,曾經自吹是鄉鎮幹部中書法最好的人。鍾成向他請假書法,可謂撓到了他的癢處。

他笑道:“我也隻是愛好而已。談不上大家。不過,既然你找我,我們可以一起切磋切磋。”

鍾成寫的條幅是“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楊川周看後有所觸動,從書法角度簡要評論了一下之後,他問道:“小鍾啊,詩可言誌,怎麼會想到寫這一句?是不是有什麼想法?”

鍾成說:“張發祥在羅田經營多年,帶壞了不少幹部。我以為應該肅清他的流毒。”

張發祥明白他的意思,說:“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現在是法治社會,總不能搞封建社會株連九族那一套。我們當領導的,黨同伐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會造成不良影響的。”

其實張發祥也想把原來和張發祥一夥的人或貶或調離,尤其是馬功臣,但是在沒有充足理由的情況下,他也不便搞得那麼顯山露水,這樣會遭人詬病,留下口實。

鍾成試探地問:“張發祥在紀委裏有沒有交代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楊書記說:“這家夥還是很講義氣的,對自己的事供認不諱,但是沒有說其他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對馬功臣一個字也沒提。”

楊書記私下裏層叮囑正好負責調查張發祥的妻弟羅兵,誘導張發祥檢舉揭發相關人員,可是張發祥沒有這樣做。

鍾成笑道:“楊書記,小人之間不會有真正的友誼。我們隻要略施小計,就可以讓他們的聯盟解體。”

楊書記說:“說來聽聽。”

鍾成說:“我想隻需要讓張發祥知道,馬功臣舉報了他,張發祥就一定會狗咬狗的。”’

楊川周點了點頭,說:“好計策。我怎麼沒想到呢?”

鍾成說:“您是大領導,擅長的是陽謀。我隻是一個小幹部,目前隻停留在搞陰謀這個層次。”’

楊川周哈哈大笑,誇獎鍾成有幽默感。

他說:“我送你一個條幅吧!”

說吧,他筆走龍蛇,一揮而就。

上麵寫著:兵不厭詐。

鍾成想,這是對我的肯定吧!

紀委那邊很快就傳來了好消息。張發祥在接受調查的時候,羅兵告訴張發祥,馬功臣對他進行了檢舉揭發,檢舉他曾經貪汙了防洪抗旱經費。

張發祥聽後惱羞成怒,當即就報複性地檢舉馬功臣收受賄賂。

馬功臣就這樣也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