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學能力培養的作用(1)有利於培養思維能力寶寶思維能力的培養形式多樣,渠道很多,采取數學教育是發展寶寶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途徑。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注意到,最基本的數學結構和幼兒的運算思維結構之間有著非常直接、密切的聯係。
由於數學本身具有抽象性、邏輯性、辯證性以及廣泛的應用性等特點,即使是讓幼兒掌握初等數學概念和學習簡單的運算,也需要他們把感知到的材料,經過一番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的過程,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發展幼兒的智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注意力等),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
(2)有利於激發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適於數學能力培養,就能產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是幼兒自發主動地思考問題的主要原因,它是寶寶獲得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發展思維能力的基本前提。寶寶數學教育為寶寶創設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3)有利於培養好奇心和對數學的興趣寶寶從出生看到的就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這種好奇心促使他們去觀察思索,了解周圍事物和環境。它是寶寶學習的內驅力,是寶寶學習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這種好奇心和探究欲往往需要通過某些活動方式,如觀察、操作、提問等表現出來。
有目的、有計劃的數學啟蒙培養,為寶寶親自參與各種數學活動並從中得到積極的反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能夠誘發幼兒主動學習、探索數學的天賦能力和創造能力,進而逐漸產生對數學的持久興趣,這是學好數學的主要因素和動力。
通過做有數學內容的遊戲活動,讓寶寶接觸和認識一些粗淺的數學基本知識,逐漸積累數學的感性經驗,同時運用數學與其他學科間的橫向聯係,形象化地讓寶寶感知數學的美(科學美、抽象美、創造美),數學的真實、正確、新奇、普遍和有用,能夠為寶寶以後形成正確的數學觀念和概念打下基礎。
(4)有利於生活和正確認識周圍世界寶寶從出生開始就不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而是同外界有各種各樣的聯係,特別是生活的環境逐步擴大,從家庭、鄰裏到托兒所、幼兒園、公園、商店、街道等。在寶寶生活的世界中,每樣東西都以一定的形狀、大小、數量和位置呈現在寶寶麵前,如寶寶自己的一隻小手有五個手指,粗細、長短各不一樣;玩具皮球是圓的,積木盒是長方形的。寶寶在自己生活的環境中,不斷感知著數、量、形、類別、次序、空間、時間等數學知識,在認識客觀事物、與人交往、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時都不可避免地要和數學打交道。所以,向寶寶進行初步數學培養既是孩子生活的需要,又是其認識事物的要求,更是寶寶成長的基礎。
二、寶寶學習數學的基本原則(1)初步掌握數的概念幼兒期讓孩子學習數學,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孩子初步有數的概念。數的概念最主要的就是理解數的實際意義,掌握數與數之間的內在聯係。有些家長以為孩子數的數越多越好,甚至將加減運算作為訓練孩子數學能力的唯一內容,這種認識和做法是非常片麵的。數學學習,首先要學會總數10以內的數,並將數學與物體個數相對應。
父母可以給寶寶10張圖片,每張圖片都畫上從1~10數量不等的物體,讓寶寶按照從1~10的順序,邊數物體邊和數字對照。讓寶寶從1依次讀到10.家長再任意指一張卡片,將數字蓋住,問孩子這是幾?若寶寶回答不出來,再讓他數物體(小圖片),使其熟悉數字和數量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