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爭做引領時代潮流的青年先鋒(2 / 2)

老一輩學者如艾思奇著述的《大眾哲學》、季羨林主編的《東方文學史》 等一批通俗理論讀物之所以受到當時青年的喜愛,除了書中有知識、有邏輯、有思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字裏行間滲透著對人民的深厚情感。我們青聯委員要始終明確,學術理論要麵向未來寫給青年看的,是要青年接受和引導青年的,要站在青年的立場上、用青年聽得懂的語言講青年聽得懂的道理,讓基本原理變成生動道理,讓根本方法變成管用辦法,這才是我們的真本領。

第三,青聯委員要做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一個人在年輕時的經曆會影響他今後一生的心態和價值觀。試想:一個人在年輕時由於自己的身份地位被社會鄙視、被社會冷落、認為社會是不公平的,那麼當他成功後,他會怎樣來看待社會?他會如何來回報這個社會?又會如何來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如果我們的社會一方麵沒有給青年以公平機會,另一方麵是青年自己僅僅把奮鬥目標寄托於名利。那麼,當最終的結果呈現為個別人獲得成功,而大多數人依然平凡的時候,我們又該用什麼來保證他們所代表的兩個階層能夠和睦相處?

其實,任何國家或社會不論組織得多麼合理,運行得多麼順暢;也不論它是多麼的富庶,都不可能保證所有成員的成功。常識甚至告訴我們,在任何時代的任何國家中,成功者永遠都是少數,財富總量的增加並不意味著分配的平均。因此,作為青年中的先進分子,我們青聯委員要多關注社會的弱勢群體,讓社會中的弱者、失意者得到一定的安慰,而不至於對成功者乃至精英階層產生怨恨,從而將社會團結起來、粘合起來。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青年一代的人生目標就是國家、民族未來的狀態。我們青聯委員要樹立高遠的人生追求,把思想道德修養作為立身之本,淡泊名利,甘於奉獻,追求積極的人生價值,培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始終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做到修身與創新共進,人品與學品齊升,努力爭做弘揚中華美德的參與者、傳播者、推動者,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好聲音,引領社會主義新風尚。

國家需要的是嚴謹而不保守,活躍而不輕浮,銳意創新而不嘩眾取寵,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貼近廣大群眾而不庸俗低俗媚俗的青年知識分子。作為一名青聯委員和一名社會科學工作者,我們要把報國之誌深深地融入學問之道,引領時代潮流,關注青年需求、回應青年關切、緊緊圍繞國家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提出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做出新的理論概括,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廉思,第十一屆全國青聯委員,第十二屆全國青聯常委兼社會科學界別秘書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工作部部長,教授。

責任編輯 陳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