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江看老人心情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惱怒,試探道:“現在言論方麵亂象紛紛,您看,是不是該對一些媒體啟動背景審查……”
聯邦有個名義上的新聞審查機構,即國會下屬的聯邦通訊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給所有傳媒企業發放牌照,同時對傳媒內容做最基本的限製。
吳繼江在戰委軍事情報中心擔任主任,這個機構幾乎沒人聽說過,但提起它的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有名的多了——軍情局。
也就是說,與張景順分庭抗禮十餘年的軍情局局長就是這個貌不驚人的禿頂中年男人。
軍情局雖然沒法從通訊委員會奪得新聞審查的權利,但正所謂“一切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隻要對傳媒負責人進行背景調查,按照戰時法例,被調查者在調查期間必須停止一切社會活動,包括間接社會活動。
老人抿了一口茶水,“你先說說你的看法。”
吳繼江道,“事情很明顯,最開始發表在《京都基地市日報》的報道是想把咱們拉下水,這件事後麵安全部的痕跡很重。
24軍在商都捅了大簍子,高炮旅因為疏忽大意而全軍覆沒,俊明這個旅長事發時甚至根本沒在軍隊中,這些都是最明顯不過的口實,安全部沒道理不用。
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如果要想把這件事遮掩過去,在一開始就注定了隻能低調處理,我們也正是這麼做的。可我們掌控不了媒體,讓安全部隻用一篇報道把俊明架到了台麵上。
等回頭24軍軍部入京,戰爭中所有的細節都被坐實。大家就會想起,那個曾經被大幅報道的戰鬥英雄其實是個逃兵,到時候我們就很被動了。
而他們正好可以順勢推出趙毅和劉作宇,有解救兩個機步師的大功打底,安全部就能順理成章的插手軍務。”
說完後吳繼江偷眼查看老人的反應,老人不置可否,輕聲道,“接著往下說。”
吳繼江接著道,“我們察覺到安全部的陰謀之後,隨即做出反應,發表評論員文章直指商都戰爭中的失誤。文章的具體內容自然是九真一假,隻把咱們自己人摘出去,其他的事情都是按真實戰報來的,安全部很難從這上邊反駁。”
“隻把自己人摘出去,看來你是沒把景海當成自己人呐。”老人閉著眼睛不疼不癢道。
吳繼江心頭一跳,解釋道,“我們把矛頭對準24軍高層,也是為了作戰指揮部能別陷進這個泥潭。兩害相較取其輕,二叔,我知道您一向器重景海,但現在局勢對咱們很不利,是到了壯士斷腕的時候了。”
老人道,“景海的事先不提,你接著說你對時局的看法。”
吳繼江道,“我是這麼想的,局裏也可以間接影響幾家媒體,我們搶先掌控話語權,把商都戰事定性為戰術失誤,再用輿論倒逼國會,這樣就可以把損失減到最小。可安全部肯定會從中作梗,對商都戰爭的追責很可能擴大化,所以我想……”
“所以你想用背景調查的手段逼媒體就範,是不是?”老人驀地睜開雙眼,精光一閃而過,渾然不似七八十歲的老人,“你分析的很到位,但做法太粗糙。”
吳繼江低頭道,“還請您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