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誌在複仇 謀設陷阱(2 / 2)

“嗨,士元大哥,這還用問?俗話說‘欠債還錢,欠打還挨’天經地義。”幾人中一年輕隨從小吳不加思索地首先建議說。“您當初臨走時不已給他留下狠話說:哪日他犯您手下,不讓他加倍償還嗎?以您現時在局內外的實力看,又有咱弟兄們相幫著,若沒遇上還要到處找他哩;既然已經巧遇上,活該他小子倒黴;當年他將大哥打得鼻青臉腫,咱今天就該將其打殘廢;就不卸他一條胳膊腿,起碼也得給他挪挪腳趾踝。”

“我看不恰當吧?盡管說當年士元被打吃了虧;但那時你們卻都係學生身份。”數人中年齡稍大的老文卻搖頭不讚成說。“現時法治社會誰私下打誰都違法。我看不如將他當年打人事,形成材料上報公安局,讓公安將他抓了,再拘留他十天半月;就讓他名聲掃地不就把仇報了?”

“那也不妥。一是打人事已過時限,又沒落下後遺症,沒證據公安不會再立案。”另一中年老卲搖頭說。“再說哩,公安即便立案調查,總要問起事發原因;對方若咬出方科當年聚眾猥褻女生,那豈不得得不償失?”

“嗨,這也不行那也不妥;難道就將他小子白白放過?”另一性急小劉忍不住說。“依我說既能報仇懲罰那小子,又不暴露咱自己,何不學學影視劇中化妝成蒙麵人,將那小子誆到背靜無人處狠揍一頓,讓他吃了啞巴虧,亦不知係誰所為。”

“哼,打打殺殺以牙還牙,那都是無知魯莽人奉行的簡單報複哲學。”畢竟學曆高,又係公務員身份的華建平再次表示反對說。“咱方科啥身份?現時教育局信訪科長,教育係統第二梯隊局級後備幹部。為報複一個普通科員影響自己政治進步,光明前途,兩者相比,孰重孰輕?”

“照你說這仇都不報了?”還是開始發言的小吳急躁地說。“若真那樣,別說當事人方哥,就連俺也心有不甘。”

“誰說仇不報了?氣也忍了?”華建平當即否定說。“俺是說既報仇出氣,又保證安全第一,就必須開動腦筋,製定出一個兩全其美之計。”

“小華呀,你平時愛看公安偵案一類書,點子多。”自始至終一直靜聽大家發言建議,雖未插話,卻一直在認真思考的當事人方士元,此刻適時地征求同科下屬小華意見說。“你給我製定出個‘兩全其美’策略;若能既安全穩妥,又報仇雪恥的話,回頭我建議提你信訪副科。”

“方科,我看是這樣。現時上上下下不都在重視輿論作用嗎?咱也給他鄭壬君小子,來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華建平受到頂頭上司許諾“完成報複鄭壬君任務”,建議局黨委配“信訪科副科長”的鼓勵,當即興高彩烈建議說。“俺這邊組織人在機關和局直,繼續造他鄭壬君原在省城讀書包女生,又報複毆打揭發他的正派學生;故受處分由省城下放縣城;不怕人們不信,俺就給他來個‘曾參殺人’般到處反複宣傳。你那邊呢?就依科長職權,時時處處給他使絆刁難,不怕他不鋌而走險,到那時就到清還總賬時候。”